第二百一十五章挖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老爺子在邊上看到有意思,要下去幫忙,趙教授趕忙阻止住他。
他那身體才養了半個多月,雖然最近恢復的很好,可是也經不起這麼折騰。
兩人剛下水沒經驗,只能順着已經乾枯的荷葉莖往下摸索。可是荷_在水中泡了幾個月,早變得枯朽,稍有不慎,就會被碰斷。
因此兩個人可以説跟着覺走,蓮藕沒有摸到幾
,卻把那些泥鰍黃鱔、螃蟹等等捉上來不少。
剛開始劉軍浩沒在意,捉上來的魚都扔給水鴨子們吃了。不過隨着扔上岸的泥鰍越來越多,他很快改變主意,讓老王拎個小桶在路上撿。
話説這水溝中每天至少被水鴨子青莊掃蕩五六次,可是裏邊的魚兒仍然不少,而且在淤泥的滋養下,長得特別肥實。
就那劉軍浩手中抓的這條泥鰍來説吧,身體比一元的硬幣還要上不少,他隨意掂量了一下,足有二兩重。
他們在下邊不住的往上扔魚,王老爺子撿的有點眼紅,喊着“臨,不如加入其中”然後不顧趙教授反對,直接下“蓮藕不是這麼挖的,應該用腳踩,”老王倒是很快找到摸藕的竅門。用腳輕踩淤泥中的藕枝,然後一直順着淤泥朝前走。等找到合適的藕節,使勁一踩,新鮮的藕節從跟上斷了下來。再用腳背一勾,藕就被帶出水。
剛出水的藕不用洗乾淨,就這麼用泥巴養着,能放一兩個月都不會壞。
“看看這藕簡直是上品。”王老爺子突然興奮將一截長藕從淤泥中拉出,然後在水中來回清洗了幾遍。
劉軍浩和趙教授都轉過頭:那藕節確實很喜人,在水中清洗過後光潔如玉,幾節塊頭都是胳膊的大藕
子。
“撲通”老王這邊奮呢,突然腳下一滑,在水中直打了一個趔趄。
“小心”劉軍浩眼疾手快後邊一扶,他這才沒摔倒。
“這水咋有大石頭?”老爺子站穩後,心有餘悸的説道。
“石頭,這片該沒有呀?”劉軍浩有些困惑,栽藕的時候他已經查看過,這片本沒有大石頭存在呀。
“我左腳下就是…咦…撲通…”話未説完,身子又一個趔趄“啥東西,水裏邊是啥東西,咋會動…”
“我就説你腿還沒好緊上岸。”趙教授以為他在打擺子,忙開口催促。
“真的有東西,不我給你們摸出來”王老爺子説着就伸手去搬水中的“大石頭”結果還沒碰到,卻覺“石頭”再次移動了。
“真的有東西!”劉軍浩離得近,看到渾水中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慢慢朝遠處滑動。
“大魚?”趙教授也湊了過來。
這下三個人都忘掉踩蓮藕,一個個圍了上去。
劉軍浩眼快手快,看到那黑影朝自己游來,他立馬伸手一摁而使勁一拋,已經扔到岸上。
“老鱉!”趙教授這個時候看出那東西的原型“帶壽字那隻?”
“應該是,怎麼鑽到水溝裏了”劉軍浩點點頭,然後光腳上岸。
這老鱉上個月的時候突然消失,當初張倩還在院子裏找了幾遍,啥也沒找到。劉軍浩相當後悔,早知道就應該把它放進石鎖中,這樣怎麼丟不掉,現在要怪只能怪自己沒福氣。
就在他們以為找不回來的時候天中午卻發現這東西趴在太陽下曬暖。
下午的時候再次消失,這次兩個人都沒有擔心,知道它肯定冬眠了過應該還在院子裏。
那料這東西竟然會鑽到淤泥裏邊過冬,想想也是泥冬天的時候保温,可不正是它的理想冬眠地嗎。
劉軍浩剛想用手把老鱉殼上的淤泥抹掉沒想到還沒碰到老鱉,那傢伙突然伸出頭直的朝他的手指咬來。
好傢伙,他嚇了一跳,趕忙縮手。
“沒事吧?”趙教授趕上來。
“沒事”劉軍浩仍然有點發愣,冬眠被驚醒的老鱉果然不可理喻,連主人也咬。幸虧自己反應捷,不然非被咬上一口不可。如果被老鱉咬到手千萬不要掙扎,這東西膽子小,你越掙扎的厲害,它咬的越緊,死不鬆口。
要想讓這東西松開口,一般都是將老鱉放入水中,這樣它會自動鬆開。
“我點水給它洗洗,看看那壽字明顯不明顯。”老王也知道這老鱉的故事,對它背部的花紋相當
興趣。
一大桶水澆上去之後,老鱉立馬顯出“真身”
“咦,沒有字…這不是原來那隻”趙教授啞然的叫道。眼前這隻老鱉雖然個頭和先前那隻不相上下,可是鱉殼卻有很大的差別。這老鱉的鱉殼上沾滿了墨綠的水藻,其中還夾雜着一些小田螺,猛然看上去就像一塊移動的石頭。
“這老鱉不像是河裏的。難不成是大堰塘中下來的?”劉軍浩也接口説道。他這個推斷是有依據的,河底都是沙土,鱉殼的顏要光潔上許多,只有在泥塘中生存的老鱉才會是這幅模樣。
這條水溝其中的一個源頭是大堰塘,那裏邊有不少野生老鱉,夏天那陣兒孩子還釣到了一隻。
***看評論中關於松糖的問很多,我再次解釋一下。
這東西的成因上章我已經推斷過,目前來説,我認為是個比較合理的解釋。
今天在百度查了一下,沒有碰到有人寫類似的經歷,因此我也無法給出多餘的資料。
其實話説回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很多新奇的事情卻很少被人記載。
比如最初我在文中寫蘆葦管中的土蜂時,也有讀者提出問。其實土蜂
是真有的,我費了好大的勁兒才從網上找了幾個類似的經歷。
還有知了花,這東西應該不算少見,可是網上提到的卻很少。
本次的松糖也是如此,我想這東西應該有很多人吃到過,可是奇怪的是網上竟然查不到。(,請登陸m,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