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章誠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話説,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江湖,就有不會止息的叮葉!
大唐已經初見雛形。鬥爭絕不會因為戰事的平息而停止。反而會變得更加烈,更加殘酷,套用前世一句老話:要有政治頭腦。
什麼是政治頭腦?
簡而言之,就要要有繼續戰鬥的準備。所謂高瞻遠矚,不過是一句堂而皇之的形容詞罷了。
後世不就有一位偉人説過: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李神通不是傻子,焉能看不明白這其中的奧妙?
不過他同樣也很清楚,在未來的戰鬥中,他並不佔任何優勢。與其他李氏族人不同,他們或是從一開始就追隨李淵,並肩作戰。比如李孝基;或是本雄霸一方,手握大權,立下過顯赫功勳。比如李叔良、李白駒、李德良李神通一開始並未參與太原起兵的籌謀,太原起兵之後,他被迫逃亡南山,更是在李淵入主關中的事情上,沒有出過半分力。之所以能被李淵看重。説穿了就是因為他李氏族人的這個,份。
現在也許好一些,可是在以後的話”李神通不得不為後籌謀打算。
他和李建成、李世民關係不錯。可以作為一個保障。
但如果保障能更多一點,誰又能夠拒絕?從目前來看,李氏族人當中。恐怕就是以李孝基父子實力最強橫。
李孝基身為宗正卿,封笆王,拜陝州總管,可謂實權派。
而他的兒子,那個從未在李氏族譜中面,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神秘人物,正坐在面前。
來到榮陽之後,李神通才算是明白了李言慶的實力。
薛收,河東薛氏族人,薛道衡之子,薛孺養子。
杜如晦,京兆杜家族人。是佛門宗族杜法真的族孫,大業年間進士出身,如今已經執掌一方。
姚義,狹石姚氏族人長孫無忌,李言慶的兄,隋開國大將軍,被稱之為可與龍城飛將相媲美的長孫晨之子。未來,恐怕是霹靂堂的執掌人,在歸唐降將豐。也頗有人望。如今駐守牛渚口,掌控榮、管重地。手段頗為高明。
這四人,皆前途無量。
再算上汲郡徐世績,李言慶兄裴行儼,李言慶麾下大將蘇定方,怕借有督鎮一方的才幹。
這還沒有算上李言慶老婆,那位僚蠻公主宇文朵,在哦蜀地區的影響力。
謀者無數,猛將成羣”別的不説。就以言慶那四大護衞來説,足以讓李神通垂誕三尺!
這是明裏的,李言慶已經擺在枱面上的實力。
那暗裏的呢?
李言慶還有多少暗着沒有表出來?哪怕李言慶將來不再掌權,以他父子之能,以他那些謀者和好友的忠心耿耿,以他的手段和才智,李神通甚至想不出,長安何人敢不懼言慶。這傢伙的資本,太雄厚了!
雄厚到讓李淵也會束手無策的地步。當然了,李淵對言慶的喜愛。也會是李言慶一大護身符。不和這樣的人聯手,不和這樣的人成為朋友,李神通還能找出什麼樣的盟友呢?
李言慶一開始有些發懵。
不過很快就想明白了李神通的心思。
其實,他何嘗不想在宗室中獲的盟友?李道玄算是其中之一,那麼李神通將會給他增加更多籌碼。
於是,他哈哈大笑“叔父客氣了,道彥大哥若願留在鞏縣,我正求之不得。”李神通輕呼一口濁氣,這心裏的一塊大石,總算是放回了肚子裏。
誤會已經解除,自然就是歌舞昇平。只是李神通高興了,一旁的鄭宏毅,卻是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李言慶對鄭家施加的壓力,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