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往死裏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零一章往死裏整真的是要把老師往死裏整,要是剛才換作是我推門進去,那還不得被花盆砸個正着,那得多少血啊?

好了,進去吧!

孫博聞整了整領帶,走了進去。

我快速從後門進去,只見滿地碎紙,一片狼籍。一個男生趴在桌上看小説,兩個女生在用一把小剪刀對着鏡子修剪頭髮,一個臉上長滿青痘的男生正對着桌上的鏡子擠青痘,好幾個人趴在桌子上睡覺,一個男生轉過頭在後面睡着了的男生臉上用黑筆畫了個大花臉,在額頭上畫了一個王字,在嘴巴兩邊畫了幾撇鬍子,一個非常胖的女生正捧着一個大大的油餅旁若無人的大口咬着,然後又拿起桌上的可樂喝一大口,總之整間教室各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就是沒有人在看課本。

孫博聞對這一切視若無睹,走上講台,把課本和講義放在講台上,掃視了全班一眼,大聲的説道:上課。

眾人懶洋洋的站起身,好像是沒有骨頭的一樣,軟綿綿的,亂七八糟的喊道:老師好!

聲音有長有短,此起彼落,有人喊得簡短有力,有人拖長聲音,有人大聲吼叫震耳聾,有人軟綿細長宛如太監,而那些睡覺的學生依然趴在桌上睡覺,管你上課下課,我就是不動。

還沒等孫博聞喊坐下,一些學生早已主動的坐了下來,然後又開始幹自己的事了。

孫博聞叫道:莫綿潤,不要再吃油餅和可樂了,否則會更胖;劉智聖,把你的電腦收起來,否則上繳國庫;雷京玲,把你的化妝品放好,現在化得再漂亮也沒人看…

孫博聞一連點了十幾個人的名字,語速極快,好像打機關槍一樣。

那些被點名的學生都連忙收起自己的事情,從屜裏拿出課本,正襟端坐起來。

我們今天上第十一課李白的《夢遊天姥留別》請大家打開課本六十七頁,李白是唐朝時候最偉大的詩人,相信同學們都比較悉了,我就不再介紹了。

孫博聞説道。

老師,李白是誰?我們不悉,你還是介紹一下嘛。

一個高大的男同學站了起來説道。

我靠,連李白都不知道是誰,這個小子白讀書了吧!從小學時候我們就學過李白的《靜夜思》國中、高中都有李白的大量詩詞,這個學生很明顯是在搗亂。

還有誰不知道李白的?

孫博聞問道。

我。

我也不知道。

舉手的同學非常踴躍,一下子有七、八隻手舉了起來,有的學生甚至兩隻手都舉了起來,課堂氣氛一下子熱鬧起來。

哇,原來有這麼多同學不知道啊!那好,盧顯同學,現在就給你一個任務,今天放學後回家去查查李白的資料,明天上課的時候我再提問,如果你都還不清楚李白是誰的話,你就抄寫十遍這篇詩歌,還有你要把查找到的資料告訴這些舉了手的同學們,如果我提問他們有一個回答不上來的話,你也要抄寫十遍。

孫博聞不慌不忙的應付這些搗亂分子,駕輕就,有條不紊。

第一個站起來的高大學生,也就是盧顯一下子如霜打的茄子——蔫了,無趣的坐下了,其他舉了手的同學也忙不迭的把手放下。

哈哈…

班上的其他同學都大聲的轟笑起來,聲震屋頂,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不愧是老手,一下子就把搗亂滅於無形,我不對這個古板而又嚴謹的孫博聞心生敬佩。

講課之前,先請同學們來朗讀一遍,朗讀的時候要把握詩人情的變化,讀出情,讀準節奏,夢遊天姥留別,李白,預備讀。

孫博聞拿起課本,先起了一個頭。

夢辦天姥留別,李白。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學生開始有節奏的朗讀起來。

學生讀完後,孫博聞做了一個點評,指出哪些地方讀錯了,哪些地方該怎麼停頓,然後開始講課了:《夢遊天姥留別》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最主要的藝術特是融合優美離奇的神話傳説、強烈的誇張與高度的想像等藝術手法於一爐,創造了離奇瑰美的意境。

孫博聞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又開始忙開了,擠青痘的又低着頭開始在臉上攻城掠地,吃油餅的女生低着頭開始大口嚼油餅喝可樂,看小説的學生把課本打開豎在桌子上,然後把小説也樹立起來,由於課本此較大,把小説完全遮住了,孫博聞並不能發現。

詩歌一開始就以瀛洲仙山為楔子和陪襯,令人對天姥產生親近和嚮往之情。接着詩人又以極度誇張的語言描寫了天姥山的奇岸偉峻: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倒東南傾。透過如此的誇張狀寫,從而使天姥山變成了超現實的獨特藝術形象,為其後的夢遊渲染了氣氛。第二段中的夢遊,由傳説和神話故事加上詩人驚人的想像力而成,特別是天雞啼鳴、熊咆龍天石扉、金銀台、雲之君、虎鼓瑟、鸞回車、白鹿等神話傳説和驚人想像的結合,妙不可言。誇張、想像和神話傳説水融,使詩中詩人的自我形象更力口倜儻瀟灑、傲岸不羈,增強了全詩的漫主義彩。這首詩句式參差錯落,語言抑揚頓挫,富於音樂節奏。全詩句式從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直至九言,風、騷、駢、賦、散各體俱備,運用自如,變化多姿,不拘一格。這首詩的用韻也頗講究,全詩所用十二韻,音韻平仄錯落有致,表現了詩人情的起伏變化,更易使讀者與之產生共鳴。

孫博聞講得唾沫橫飛,手舞足蹈,漸漸進入狀態,搖頭晃腦,不時的拍桌叫好。

説實話,孫博聞講課確實有一套,特別投入,很有情,分析課文條理清晰明確,讓人一聽就懂,設置問題也很巧妙。百年名校就是百年名校,在這裏當老師的都有幾把刷子。

我心裏由衷的慨道。

有我旁聽,孫博聞使盡渾身解數,務必要保證老師的尊嚴,不能讓同事小瞧,可是認真聽課的學生並不多,不時的還有學生搗亂,但是孫博聞都見招拆招,一一化解。

我心中無限嘆,一堂普通的二年級主課就鬧得這樣天翻地覆,何況是被稱為死亡班級的二年九班?那該是怎樣的亂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同時也為明天到擔心,那會是如何的情況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