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甜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你這無賴。”傅庭筠被他説得臉上發燒,輕輕地捶打了他一下,卻換來趙凌更暢快的笑聲。

“要不,我們去蓬萊閣吃了午飯再回去?我聽那些久居京都的同僚説,那裏的杭幫菜做得十分地道,松鼠桂魚是他們家的拿手好菜。”他道,“反正已經出來了,那麼早回去也沒有什麼事?”

“上酒樓啊?”傅庭筠聽着頗為心動,而且這樣一來,也免得鄭三娘奇怪他們怎麼沒用午膳就回去了,“我這個樣子,合適嗎?”

“有什麼不適合的?”趙凌不以為然,“你現在是出嫁的婦人了,我們家又不是什麼豪門世家的規矩大。”傅庭筠釋然,興致地和趙凌討論起蓬萊閣來:“你很喜歡吃杭幫菜嗎?最喜歡吃哪道菜,改天我也學着做做。”

“那倒不是。”趙凌笑道,“我很小的時候就跟着師傅去了陝西,反而喜歡吃陝西的麪食,京都乃皇城,天南地北的東西都在這裏齊聚,我們既然來了一趟京都,自然要到處走走看看。”傅庭筠聽着一愣,道:“你沒打算久居京都嗎?”趙凌“嗯”了一聲,道:“我聽了你的話,趁着陝西大亂的時候,使了些錢,想把户籍落在西安府,但因西安府一直秩序井然。不太容易,只好退而求其次,落在了西安府的長安縣。好在長安縣離西安府不過半的車程,等我不做官了,我們一起回陝西,你想在長安縣定居我們就到長安居定居,你要是想在西安府定居。我們也可以長住西安府。你看可好?”

“你什麼時候辦妥的?”傅庭筠聽着嬌嗔道。

“又瞞着我。”然後略帶躊躇地問他,“你不回淞江了?”

“回去做什麼?”趙凌摟了傅庭筠,“我現在娶了子。”説着,手放在了她的小腹,語帶期待地道,“以後還會有孩子。等過些子我稟了皇上。和你一起回江南,把我父親和母親的墳移到長安縣。我們就自己請人寫譜,開宗立派,何必要回江南去?何況江南那邊多雨又陰冷,你未必會習慣。”傅庭筠聽着心裏甜。把頭靠在了趙凌的肩上:“你去哪裏,我就去哪裏,你不必顧忌我。”趙凌低頭。貼在了傅庭筠白玉般的額頭上:“那我們就回長安定居。到時候我們沒事就可以去寶慶街閒逛,去廣仁寺吃齋菜。”

“好!”傅庭筠説着。嘴角高高地翹成了個愉悦的弧度。

※※※※※從蓬萊閣回來,已是未正。

呂老爺請了趙凌去算婚事的費用,珍珠則服侍傅庭筠去梳洗。

傅庭筠輕輕嘆了口氣。

雨微把自己當成了不祥的人,不願意進她的新房。

她換了家常的衣裙,趙凌折了回來,傅庭筠親自服侍他更衣。

趙凌眼底含笑地任她擺佈,和她説着家裏的事:“…沒想到婚禮還節餘了一百多兩銀子。等會硯青會把銀子拿進來,你收了,留着平時家裏用。”

“哪用得着這些。”傅庭筠笑道,“一個月不過十二兩銀子足以。”正説着話,硯青進來了。

他不是來送銀子的,而是來送喜帖的:“武定侯八月二十四成親,讓人提了四禮盒,送了喜帖子過來。呂老爺請了那位管事喝茶,那位管事説,還要去給安平侯家送喜帖,下回再來叨擾。”兩人不由面面相覷。

新任的武定侯雖然是太皇太后的侄兒,卻是太皇太后的兄長放到鐵嶺衞後繼娶後生下的幼子,今年二十七、八歲,因為身份特殊,一直沒能娶

他們可和武定侯是一點關係都沾不上的。

趙凌接過喜帖,認認真真看了半晌,遞給了傅庭筠:“看樣子那天得去喝喜酒!”傅庭筠看着那喜帖上並沒有寫闔府光臨之類的詞,知道自己不必去,笑道:“正好我給爺做了件新的竹葉青的直裰,到時候爺穿着了好去喝喜酒。”這喜帖來得莫明其妙,趙凌也不想讓傅庭筠去,笑道:“果然娶了老婆就不一樣,從前去喝喜酒哪裏還有新衣裳穿啊!”傅庭筠就橫了趙凌一眼。

趙凌就“哎喲”了一聲,道:“差點把這件事給忘了——明天是初十,西大街有燈市,我們明天去看花燈吧?”傅庭筠眼睛一亮。

她還是七、八歲的時候騎在修竹的肩頭看過一次花燈,記憶裏留下的是那璀璨如星的花燈、沿河叫賣小吃和喧囂擁擠的人羣。

然後就是在樂都城外的蘇木河,和趙凌放了一次花燈。

京都的燈市,應該會更熱鬧吧?

而且剛才她和趙凌去蓬萊閣吃飯,蓬萊閣四層的飛檐樓房,清一的紫檀木傢俱,雅座牆上掛着的林逋真跡,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説那甜白瓷小碟盛着的一碟碟美如花的美味佳餚,隔壁隱隱傳來的婉轉小曲…

跟着趙凌,她會見識到自己從未曾見識到過的很多人和事吧?

“好啊!”傅庭筠笑地望着趙凌,“你説,我穿什麼衣裳去好?”※剛才上線看了看自己的成績,發現《錦繡》在紅書銷售榜上排了第一,剛開始還以為是數據出了錯,然後發現是豬貓打賞了一枚靈獸蛋…説來很慚愧,《庶女》的時候,豬貓幾乎每個月都會打賞我一枚靈獸蛋,只是我語拙,一直保持沉默。借這個機會向豬貓説聲謝謝,也覺所有給我打賞的朋友,謝謝每個投推薦票、粉紅票,每一個收藏此文的朋友,在我寫文低的時候讓我知道還有這麼多喜歡我的人,讓我有信心繼續寫下去。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ps:推薦作品:作品名:恨嫁書號:2337191作者名:雕欄玉砌一句話簡介:她想走種田,他想走後宮,她功力淺薄,於是被放上了茶几…

※(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