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処裑蔭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處身在陰魔的先天真氣下的二孿女卻立時神智一清,四方清磐梵唱和應中大徹大悟。菩薩是我,我是菩提,無所在亦無所不在,非是得也非是不得。心方微動,一陣異香起處,滿湖斗大青蓮一齊開放,湖心上空立現出一圈佛光,中間一朵極大青蓮花上,立着一尊身高丈六的金身佛相。
緊跟着,每朵蓮花上面俱現出一尊佛菩薩,看去何止百千萬億。一時霞光萬道,花雨繽紛,寶相莊嚴。
二孿女忙即合掌禮拜,又五體投地匍伏,重又着相,敬則遠之,未能和光同塵,人空一,達到心心相印的圓通境界,令諸佛在等。待了一會,二孿女暗忖:“花開見佛後,寶幢便要升起,此時怎無動靜?”一念系寶,疏離了心心相印的靈悟。心心相印之道在瞭解對方的需要。是心上,不是口上。魔頭險惡,就是要人當佢系兄弟,佢卻當人契弟,為自己一
之利,為小白麪開心,為畜牲狗族受提攜,不惜迫使喪身殞命。
忽聽湖心清波分之聲,佛相蓮花俱已隱去,只湖中心翠濤滾滾,四外分
,當中現出一個畝許大的深水漩渦。晃眼工夫,水底忽有
光上
,隨升起酒杯大小一團五
祥光。緊跟着,又湧出一具丈六七尺長,七尺方圓一座寶幢。
那寶幢似幡非幡,略似華蓋,四邊瓔珞垂珠,共有七層,每層上面各現出一種不同形式的寶光:頭層上是兩個連環寶圈。二層是一朱輪,四邊烈焰環繞,熊熊燃。三層是一缽盂。四層是一金鐘。五層是一慧劍。六層是一梵鈴。七層是一寶鏡。
寶幢本身就寶氣光上燭霄漢,這七層七寶又各具一
,共是七
光華,融會成一幢彩霞,光華分外強烈,
芒
目,莊嚴雄麗,氣象萬千,一望而知具有無上威力。
二孿女是修道多年,新近又得佛門上乘法髓,見了這等異寶,也由不得驚喜集。來時雖獲明悟,懷有成算,具有信仰願力,期於必得,並未有傳授收用之法。這寶幢出現以後,又只管逐漸長高,光華增盛,發
出七
霞光,
芒所及,四邊俱在十丈左右,並且還在增長。
二女素來言行心意大半相同,還是近年小寒山修道以後,才發動略有先後,臨機應事,極少商議,也永沒有什大差誤之處。
惟獨此時卻是謝琳一人動念。謝琳又以時機不再,説錯過便錯過,不心慌,匆促之間,為滅魔寶籙之崇尚物力所薰陶,以本身法力上前求取。初意此寶雖具無上威力,但無人主持,又是佛家之寶,自己應有這層佛緣,且先擎回山去再作計較。
向寶幢一同拜了九拜,隨同起立略定心神,施展師傳佛法,用有無相神光護身,一面手掐訣印,口誦六字真言,朝那七寶金幢衝去。剛與寶幢芒接觸,便遇見一種極大阻力。
仰望在寶幢頂上徐徐滾轉的那一團五祥光,已似要離頂飛去。二孿女心念在寶,幢頂舍利是佛,未能相印,佛寶隨緣兩下分
。
幸好是在陰魔的先天真氣下主持,而舍利之氣本是佛元靈,殊途同歸。寶是五行法物,陰魔負載不力,舍利卻為牽引。
心印舍利,凡事皆合天心,得執法封以最高機密,得司法歪釋天條,得天兵天將血洗一切異己,何懼三百六十里方圓以內的靈鬼怪!
謝琳因知幢頂寶光便是鎮幢舍利,如被飛返西方,七寶金幢便不能隨意施為,當時急不暇擇,隨身飛起,施展全副神通,揚手一個訣印發將出去,以金剛定力,先將那粒舍利子定住。
那金剛訣印也具有極大定力,功候再如純,無論多厲害的法寶也可定住,何況乃是無主之物。
滿擬舍利雖是鎮幢之寶,寶相祥和,不似寶幢威力強烈,只要佔得機先,總不致被它滑,誰知又未如願。那舍利不過在寶幢頂上徐徐自轉,祥光晶瑩,
輝四
,看去似要飛騰,勢卻緩慢。
及至金剛訣印一發動,只聽一聲極輕微的雷音,那團舍利祥光忽然隱去,為陰魔所收。謝琳玄功所化一片光華,竟又被那雷音震退回來老遠,比起頭次勢更猛烈。
如非近年功力進,幾乎
受不住。同時舍利祥光一隱,寶幢立即大放光華,七層法寶各顯威力,水、火、風、雷、金鐵、沙石之聲,隱隱
作。正值謝琳震退下來,謝瓔才飛近寶幢。
謝瓔想到功行須仗自己修為,法寶只是不得已時用作降魔難之助,所以本心無必得之念,正覺飛近寶光,並無阻力,只是若遠若近,不能飛到。
就在這心念微動之際,吃這雷音一震,猛想起初見佛相時情景,頓觸靈機,恍然大悟有無相因,人寶分合之妙,此寶與自己本是一體,何須強求?適才花開見佛,分明是悟境,一開始如不矜持,此寶早已到手。
靈機一通,當時智慧空明,自在非常,人也仍在原地。謝琳側顧乃姐含笑跌坐,也自如夢初覺,萬慮全收。求就是偽,吻合妄心的幻影才是接不得穩。
來非來相,去非去相,瞞得一時,終必遠。盈虧共楔,自然一拍即合。説時遲,那時快,先後不過瞬息間事。
旁坐癩姑也見不到寶幢升起的一切,只見二孿女雙雙入定,那玉雪雙頰上,一左一右各現出一個小酒窩,帶出無限天真。乍看除卻神儀內瑩外,別無異狀,細一諦視,謝瓔通身俱似有一層祥光外映。
情知寶幢已然取到,正以玄功調合。佛家上乘法寶迥異尋常,心靈一通,便與相通,再用些功,便可如意施為,好生代她們欣。
暗忖:“謝家姐妹三年之別,如此進,佛法高深,果然另一境界。自己修為頗有
底,嚮往尤切,不知將來功行圓滿,是否能否學步?”心正尋思,忽聽身後有人喝道:“你自有你的來路,羨慕旁人作甚?”寶幢已有主,這個假身份也再無價值了。
癩姑知道説話的必是大智禪師,回身一看,身後不遠站着一位老和尚,相貌甚是清瞿,身材也極瘦小,疏眉細目,滿面慈祥,頷下無須,手握一串念珠,穿着一身黃葛僧衣,頭上隱隱環着一圈佛光,身上皮膚又是金,活似唐宋遺留的名塑名畫羅漢形象。
忙即五體投地,虔誠跪拜。禪師微笑道:“起來,起來。你此次見我,不過認認門路,且等下一甲子我臨去以前,你再來吧。”癩姑聞言,重又拜謝不止。同時二女也已用完定功,起身走來。
癩姑抬頭一看,禪師已然不見,對面佛光朗照,門大開。二孿女知道禪師三次升座,自己無須再留,便和癩姑同向
門遙拜,告辭起身,各縱遁光飛身直上,剛穿過兩層祥雲,忽聽上面冰崖雪壁崩墜之聲,轟隆大震。
首先瞥見的便是李英瓊駕着紫郢劍光,如長虹經天,由峯崖北面繞飛過來,飛得低而又快,破空飛行之聲毫未收歛。
所過之處,天空密雲濃霧紛紛四散,震盪如,雲層起伏,當中成了一條極長的巨衖,婉蜒天半。下面冰峯雪崖,便跟着紛紛震塌,冰花雪雨隨着山巒倒塌,佈散高空,宛如銀霧,轟隆之聲震撼天地。
英瓊仍如未覺,只管在空中左旋右轉,癩姑知是尋找自己,同時又聽英瓊傳聲相喚,方應聲趕去,口還未張,忽見來路側面嶺腳下光華一閃,紫光隨即飛下。
三女剛把遁光掉轉飛上前去,英瓊已和那光華中變化出來的一個形如火焰的怪人影子鬥將起來。***李英瓊周輕雲二女逃離幻波池,飛近靜瓊谷,忽聽一聲雕鳴。煙光分合之中,神鵰先自谷口飛出,跟着袁星、上官紅相繼來。英瓊
急,先向袁星詢問癩姑。袁星答道:“二師伯往大雪山去了。”二女平
本就思念仙都二女,聽癩姑已去小寒山,一看天
已近黃昏,惟恐去遲,錯過時機,連
也未進,便同破空飛起,催動遁光,電轉星馳,往滇西大雪山飛去。
遁光迅速,不消多時,便由川邊打箭爐上空飛過,到了大雪山邊界。大雪山幅遼廣闊,仙都二女所居的小寒山主峯後面,從未到過,急切之間何從尋找癩姑蹤跡?
於是英瓊往左,輕雲往右,縱遁光往那許多高險山峯錯繞馳,末了再向中間會合。為想使癩姑和仙都二女易於發現自己蹤跡,竟把劍光加大,一青一紫兩道劍光,宛如經天長虹,往冰雪亂山頂上飛馳過去。那些危蜂峻嶺,多是冰雪積成的冰山雪壁。
常年窮陰凝閉,乾冷酷寒慘霧溟濛,除了絕頂罡風,靜蕩蕩的輕易見不到一點風氣。千萬年凍積的冰雪,多半酥脆,人獸呼嘯,也能將整座冰崖雪壁震撼坍塌。
那紫、青雙劍飛行起來,何等威力,何況又格外加長,發出極強烈的光華聲勢。休説劍光衝蕩起的絕大風力,便那破空之聲也非小可,下面的冰崖雪壁多半相繼崩塌。
勢更高陡,附近各處的冰崖雪壁也受震反應,一座崩塌,四面挨近的全受了劇烈的震撼,相繼崩塌。那崩崖墜峯之勢,逐漸波及蔓延過去。每有數十百丈高大的危峯峭壁,倏地整座倒將下來。
鬧得天驚地動,遠近相聞,宛如萬雷暴發,又似數十百萬天鼓同時怒鳴。碎冰殘雪漫橫空,互相
盪飛舞。越往後,勢越猛惡,當時雪塵高湧,冰雨橫飛,上及天半,聲如雷轟。一時轟隆之聲,震撼天地,遠近應和,越延越多,響成一片巨震繁音,聲勢猛惡異常。
二女飛駛特快,也未留神後面,及至飛行了一半,輕雲首先覺察,見到只要自己剛一飛過,下面冰崖雪壁紛紛倒塌。連輕雲這等有道力的人在空中俯視,也覺目眩神搖,聲勢可怖。
立將劍光升空縮小了些,以免再有波及,急切間怎能停息?忙向英瓊所去山左一面定睛遙望,那道紫長虹就在自己略微尋思的轉眼之間,忽然失蹤。輕雲連用傳聲喚了英瓊兩次,未聽回應,越料有變。
照英瓊那一面尋去,隨見左側去路,遠遠雪塵飛湧中,紫光重又出現,在一處嶺頭上虹飛電舞,卻看不出一點敵人的影子。那時極似一朵火焰結成人狀的怪影,焰極淡,光華已歛,如非慧目法眼,直看不出一點形相,動作又極神速。
對紫郢那麼厲害神奇的飛劍,居然敢於隨同飛舞,毫無畏意,急切間英瓊竟奈何他不得,竟是月兒島出囚的火旡害。以英瓊現時的功力實是擋不住火焰的侵入,只不過是火旡害雖在冰雪中修煉,火氣未盡,對英瓊的魯莽稍施恐嚇。
癩姑和仙都二女趕來。謝琳手揚處,首先飛出一團金光,晃眼加大,電一般往前飛去。英瓊也覺出厲害,將定珠放將出來。火旡害不願鬧大,化作一溜墨綠煙光,往嶺腳深中遁去。真是來得也速,去得更快,目光一瞬,無影無蹤。癩姑神雷已然發出,竟絲毫也未打中。
臨壑方圓幾及百丈的一座峯崖已然崩墜坍塌,壑中雪霧茫,寒煙滾滾。癩姑和仙都二女同立嶺畔崩雪之處,臉朝外,三面分立。癩姑首先手掐佛家法訣,往外一撥,冰雪震撼崩塌之勢便由近而遠逐漸停止,晃眼工夫便歸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