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惡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今天恢復兩更,下午五點到明天下午五點封推,各位大大多支持啊!)李元奕、韋武分列兩邊,中間騎在馬上的是高崇文,李元奕徵詢地望了眼高崇文,高崇文點點頭。
李元奕令旗一揮,身後的兩名戰士敲響了碩大的戰鼓,一隊士兵推着轒輼車抬着雲梯快速出陣,士兵們躲在轒輼車後面推車前進,接着一羣弓箭手跟在攻城士兵身後,緩慢而堅定地向城牆近。
拋石機也校準了位置,開始發。
“放!”十幾架拋石機同時發,將碩大的石塊拋向關上,關上士兵紛紛躲避,卻依然有人被砸到,發出一聲慘叫,關上的城樓也被擊中,砸出一個大
。
“放!”眼見攻城軍已經近城下,城上一名軍官高喊道,卻被一塊大石當場砸中,鮮血腦漿迸了一地,甚至濺到周圍士兵的身上,不過士兵們也顧不上噁心,忙着放箭。前隊
完退後,後隊上前,還要防備對方的投石車。
城下的士兵們已經自動散開,跟隨雲梯前進,頭上舉起盾牌,防備城上下的箭雨,弩手已經停下步伐,開始壓制對方。
城上的士兵緩緩推出了一個巨大的傢伙,是牀弩。牀弩,中國古代攻城器具,又名車弩。是一種裝置在牀架上的大型弩。弩弓極為強勁有力,利用輪鈾、絞索絞動張弓,弩身安裝在木架上以增加穩定。牀弩使用的箭如幅,簇如巨斧,
程可達500至1000步。城上七名士兵拉動絞盤,一支
大的箭飛速
出,迅速
穿了擠在一起的數名攻城士兵的身體。有一台牀弩
出的箭甚至
穿了轒輼車,驚散了車內外的一羣士兵,贏得了城上士兵的喝彩。
牀弩雖然強悍,畢竟數量有限,慌亂了一陣的攻城士兵還是推進到了城下。弓箭手也站住了位置,和城上對,不過由於是仰
,還是吃虧不少。
攻城的士兵們舉着盾牌,擋着箭,也有聰明的躲到了關下的死角歇息,雲梯已經搭上了關頭,關上的士兵拼命用手用去推,卻被上前掩護的弩手弓手
穿,雙方開始圍繞着雲梯放
,城上不時還丟下投槍,運氣好的能連續扎到數人。
這種情形下,站在原地或者後退都等於等死,終於開始有士兵登上了雲梯,口中銜刀,手中持盾地往上爬。一個接一個,如螞蟻一般。
“扔!”在雲梯上的士兵多得不易推動的時候,滾石擂木終於招呼了下來。不斷有士兵慘叫着滾落,也不斷有士兵繼續攀登。有接近城頭的士兵就會同時遭到幾把長兵器的招呼,被挑落下來,一聲慘叫,砸到好幾個己方士兵。
關門外,士兵們在轒輼車的掩護下抬着巨木,衝撞城門,城門內的士兵不斷加固城門,拼死抵住,城門卻還是被撞的讓人心驚膽戰。
終於有士兵趁着城上放的間隔,迅捷地登上了城頭,城下觀戰的高崇文軍一時注意力全放在了這路身上,上去的士兵迅速一貓
躲過了兩把長刀的襲擊,從嘴裏把刀拿下,一個側身,在卡住自己的敵方士兵身上劃出了一道打血槽。
“上去了!”不過第二個士兵就沒這麼幸運了,剛衝上城頭,就被一把長槍刺中,長槍往外一送,就仰面倒了下來砸到了自己身後的第二個士兵身上,把幾個人全帶了下來。
“唉!”高崇文不滿地看了自己的親兵一眼,一驚一乍的。先上去的那個士兵終於在連殺幾人後力竭被殺,攻上城頭的第一個希望就此破滅了。西川士兵毫不客氣地將他的屍體扔了下來,幾名士兵奮力一推,將架在城頭的雲梯推翻。
“將軍,好了。”
“潑!”一大鍋熱油從關上潑了下來,正在撞城門的士兵發出了一聲聲慘叫,接着火把扔了下來,就着熱油點着了轒輼車,士兵們鬼哭狼嚎地竄了出來,忙着撲滅自己身上的火,又成了城上手的靶子。
鑼聲終於響了起來,高部的士兵們儘量拖着本部士兵的屍體,退了下去,關下到處是損壞的雲梯,燃燒的轒輼車,瀰漫着一股焦臭味。
高崇文這個老龜兒子,今天可是下血本了。仇良輔一邊恨恨地想,一邊把長刀垂下,一滴滴血順着血槽滴了下來。兩個時辰不到,高崇文就連續攻城三次,總是前一隊剛退下,下一隊就殺了上來,每次都有士兵攻上城頭,這次得自己都親自上了,才把對方上城的士兵
了下去。這樣的攻城再來幾次,只怕就要被攻破了。比起今
來,昨
真是小孩和稀泥。格老子,不知這老龜兒子從哪裏
了這麼多拋石機,轒輼車來。
“將軍,敵軍又集結了!是韋武的旗號!”這是第四次了,李元奕,韋武,李元奕,韋武,那麼對方的酈定進,高霞寓在哪裏呢?酈定進是騎將,任務定然是阻止己方增援,而高霞寓至今沒有出現,高崇文會怎麼用他呢?突襲錦江柵壘?作為後軍養蓄鋭最後攻城?還是打萬勝堆?
仇良輔搖搖頭,把最後一個想法否定了。這邊攻勢這麼猛,幾次都堪差一點攻上關頭,高崇文哪裏會分兵繞到萬勝堆去?
“將軍,敵軍攻勢太猛,是不是讓蘇將軍側襲,減輕一下關前的壓力。”仇良輔點點頭,道:“好,不過讓蘇將軍不要太拼命,前出五百步,稍稍引一下敵軍即可。另外,調城下第三隊上城。”
“是!”
“你拿我的令箭,去德陽調五千兵來,務必於未時三刻前到關後。”
“遵命!”
“轒輼車還有多少?”高崇文側身問道身邊的將官道:“回大帥,這一個月從附近州縣蒐集的已經全用上了,從各地徵調來的木匠在梓州打造的還在後營,共有五十輛。”
“全調上來給李將軍。把牀弩也調上來,城上的快完了,該咱們威風了。”
“是。”鼓聲再次響起,這次韋武帶着親兵跟在隊後親抵城下指揮,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樣。
(假如沒有朱棣,明朝將會怎樣?樸實地推薦葉蟬大大的力作《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