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7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龜裂,裂開一道道極深的口子,彷彿正張着嘴,向上天祈求甘。
苦苦熬過六月,沒想到七月的情況更加嚴重。
莊稼成片的旱死,牲畜成羣的虛,沒有新成
的糧食為繼,冬天貯存的口糧已經消耗殆盡,大衞的百姓逐漸
離失所,更多餓殍出現在了衞國的土地上。
儘管如此,老天還是打着瞌睡,忘了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祈求,依舊沒有下一滴雨。
此時,衞容與已經在六部行走,整和一線災情打
道,每天看到的都是觸目驚心的數字。
多少地方數月未曾下雨,多少人又活活餓死,多少民又被
起義。
衞容與紅着眼,捧着奏摺,哀民生多艱,又左右為難,確實想不出一個辦法。
陶九思卻記得這個夏天,當時他為了替衞容與分擔,專門去了旱災最嚴重的地方坐鎮,每竭盡全力,還是阻擋不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死去。
天災未解,陰謀卻在偷偷醖釀。
陶九思知道,馬上會有一件大事發生在京洛。不過此事無關衞負雪,他便不想再想從前那樣多加干涉,以免改變歷史軌跡。
可蝴蝶振翅,水生漣漪,歷史已然軌,事情走向何處,早由不得陶九思做主。
第41章狐媚陶九思這天頂着烈出了門,騎着馬走了沒幾步,就被烈烈夏
烤的口渴難當,於是翻身下馬,尋了間茶寮,買了壺茶水解渴。
雖然此時尚早,但茶寮裏已經坐了不少人納涼,奇的是這些人或坐或立,手上無一例外都拿着張紙在看,嘴裏還唸唸有詞。
陶九思暗忖,京洛這是要開展什麼朗誦比賽?還是國子監整了什麼讀書活動?
正在納罕,有位漢子坐在陶九思這桌,不好意思的舉着紙道:“大人,俺,俺不識字,您能念念嗎?”陶九思看着漢子熱的雙頰通紅,額上汗如瀑,馬上遞上一大碗茶,道:“這位大哥,你先喝口茶,待我看看這紙上説的是什麼事。”陶九思邊喝茶邊去看那張紙,不過片刻,火紅臉的漢子,便瞧見眼前這位温和的大人,眼角
邊都泛上了驚詫。
紅臉漢子急切道:“紙上説什麼?”紙上説的,是上個月大衞寶順縣縣丞,千里迢迢來京城上書,順便一頭撞死在正天門的事。
按理説這事雖然會被京洛百姓茶餘飯後談論一陣,便會被拋之腦後,熱度絕對不會太久,畢竟京洛新鮮事層出不窮,大家習慣了對什麼都不過一炷香的熱度。
可這次卻有些微妙的不同,縣丞當時帶來的摺子不知怎麼了出來,還被刊印成數千份、上萬份,在京洛城裏傳閲。
紅臉漢子抹了把汗,催促道:“大人,紙上説什麼?”陶九思抿嘴不語,他發現自己等待的那件大事,這回到來的方式卻比上輩子轟烈許多。
上輩子,那縣丞死後,摺子只讓六部尚書瞧了,饒是如此也風波甚大,不知這世聲勢浩大許多,最後帶來的結局是不是也更加不可掌控。
陶九思這邊沒説話,鄰桌一位讀書人倒是陰陽頓挫的讀了起來:“大衞後宮之中有無德婦人作祟,把持朝政,玩權術,使國本不穩,內耗積弱,此番大旱實乃上天警示,陛下應親賢遠佞,剷除狐媚,選賢德之人早入東宮。如若不然,大旱必定愈演愈烈,大衞將搖搖
墜。”紅漢子終於聽到了八卦,心滿意足的接話道:“這狐媚…説的不就是杜貴妃?”書生道:“自然是杜貴妃。諸位可能不知,這杜貴妃啊,説來也是一個奇人,傳説她出生的時候…”書生説的捕風捉影,閒坐之人也權當故事來聽。陶九思卻坐不住了,揣了一張紙,起身打馬進宮。
到了吏部,果然也是議論四起,同一個部門,同一條新聞,同僚們互換着小道消息,全是等着看好戲的神采。
杜慶遙趁着亂,將陶九思拉倒了一邊,附耳道:“你聽説了嗎?”陶九思點點頭,小聲道:“估計這會全京洛沒人不知道了。”杜慶遙問道:“你看這是怎麼回事?難不成寶順的縣丞當真是一片赤誠?”陶九思搖搖頭:“定是有人指使,他那封奏摺本是稱述災情,求朝廷減免賦税,及時救災,可到了末尾,非要去牽扯什麼上天警示,他不怕惹惱了陛下,更沒寶順好果子吃?”杜慶遙沉思道:“難不成又是我姑姑使得苦計?”陶九思心裏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也不方便此時和杜慶遙多説,便搖搖頭道:“我看未必。”説話間,祝舜理進了吏部大門,繃着一張俊臉,沉悶道:“陶大人、杜大人,我這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們想先聽哪一個?”杜慶遙捏着下巴,幸災樂禍道:“聽壞消息。”祝舜理:“陶大人,貴妃娘娘叫我來傳話,讓你跟我去一趟正心殿。”杜慶遙忙道:“那好消息是不是説,這個壞消息是假的?”祝舜理愁眉苦臉的搖搖頭:“不是,好消息是我升遷了,成了大理寺卿。”杜慶遙訝然:“這麼件大好事,你怎麼掉着臉?”祝舜理:“升的太多太快,我怕折壽。”陶杜二人雖然習慣了祝舜理的腦回路,可還是一陣無語。
陶九思道:“那錢寧調去了哪裏?”祝舜理:“自然是去兵部補許意的缺。”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