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四章起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主公,據查,牟平劉家、安丘孫家、東平陵劉家、臨家…”張音搬着指頭一連數出了十幾户人家,都是青州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都悄悄增加的私兵的數量,而其餘大小豪族也多有類似的舉動…”
“哦,知道了,就知道他們不會老實的!
元心,你勤盯着點兒,注意別讓人發現了,早晚有收拾他們的時候…”
…
清晨,八隻號角同時吹響,高亢嘹亮的號角聲就響徹臨城,張涵一身火紅的戎裝,全副鎧甲,懸寶刀,步出了州牧府。
凌厲的號角聲為臨城平添了幾分肅殺,無數人湧出家門,想看看出了什麼事,見此情形,不由都駐足觀看,人們在路口、裏坊門口,及城門外越聚越多。
旌旗招展,前後各有四百玄甲步兵,他們邁着整齊的步伐,各持刀矛昻然而行。張涵的親軍盡選鋭,非在戰場上立有戰功者不得入選,數百人一路行來,直如千軍萬馬,威風凜凜、殺氣騰騰。觀者如堵,卻不覺都屏息靜氣,鴉雀無聲,長長的大街上,只聽得親軍前行的腳步聲。走在兩隊中間的,是兩百騎兵,人馬具是
中選
,雖無步兵的嚴整,卻氣勢更勝一籌,張涵騎在一匹高大神俊地烏馬走在正中。面無表情,漠然前行。
大軍雲集的場面,臨人已經見過幾次了,但是,訓練與檢閲完全是兩回事。今天是青州出兵的子,張涵有意示之以威,在臨般了個簡單的閲兵儀式。一萬兩千青州將士齊聚在校場之上,未下令的時候。就靜靜地駐立在那裏,久久一動不動,上萬之眾竟只聽見呼
聲;命令一下,便在緊張有序地迅速完成。青州軍兵甲鮮明,士氣高昂,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平元年(190)六月初六。張涵以“泰山賊氾濫,泰山太守應劭無力剿滅,擔心泰山賊久後成患,殃及青州”為由,派遣大軍進入泰山郡,討伐泰山賊寇。…“父親,你看,張州牧這回又是要搞什麼鬼?”大軍聚在一起,一聲齊呼,真有如山崩海嘯。震撼人心。左丘亮觀過很是震驚,心下動。連對張涵的稱呼都不自覺改了。
“嗯,亮兒。你怎麼看?”左丘林見多識廣,倒鎮靜了許多,正好趁機考教一下兒子。
“這個,泰山賊勢不小,卻也沒有侵擾到青州。原來在齊國和濟南國駐軍,便足以遏制泰山賊。此時此刻,張州牧出動了數萬大軍,討伐泰山賊。所有有些大材小用了…”左丘亮偷眼去看父親,左丘林不動聲。心裏卻不太滿意,這些誰都能看出來,左丘亮連忙補充説:“依兒子看,張州牧之意多半不在於泰山賊,而在乎泰山郡。如今,州刺史統大軍在外征戰,泰山郡外無援兵,多半是要守不住的…父親!”左丘亮看了青侯軍地聲勢,不由得動了心思。
兒子有所長進,左丘林也微覺滿意。但他做事卻更謹慎些兒,天下大亂,不知道有多少家族會因此家破人亡。有人形容,在大漢國最重要的大事是站隊…站對了隊伍,自然就富貴雙全;萬一站錯了隊伍也會損失慘重,身死族滅也不希奇。左丘林不能不謹慎從事。
“亮兒,青州軍軍威嚴整,確不可小視。然而,張青州的形勢卻並不是太好,在臨般出這麼大的聲勢來,也是為了震撼人心。前一陣子平原的事,可得罪了不少人,如今人心未定,便欣然出兵,後果難以預料…
另外,青州以南是徐州。張青州進攻泰山郡,陶徐州總不會坐視不理。往齒寒的道理,天下皆知。我們不知張青州是如何部署地,但這必須要考慮在內。
再者説,袁渤海等人結盟一致,正在討伐董卓的涼州軍,張青州卻在這時候攻打泰山,無論能否成功佔據泰山郡,都必會招致後患…”左丘亮點頭稱是,薑還是老的辣,父親的眼光就是比他看得遠。
“父親,那我們怎麼辦?”左丘林輕捻山羊鬍子,沉片刻,才繼續説道:“靜觀其變!”
“那家兵…”
“繼續招,招到的家兵封閉在莊裏嚴加訓練,不過,要小心些兒,不要讓外面知曉了…”左丘林猶豫了一下,沒有改變主意,這天下是要亂了,想要在亂世中保全家族,私兵也是重要的一環。
樹大招風,世家大族人員眾多,引人矚目,考慮的也就要多些兒。而平民百姓的考慮,就相對要簡單許多,沒有世家大族那麼些彎彎繞。看到了強大的軍隊,或者貌似強大的軍隊…兩者對他們而言沒有區別…便深興奮。在隨後地很多天裏,臨人的話題都圍繞在那天地所見所聞。鎧甲、環首刀、斬馬刀、強弓硬弩,以及駑車等等,都讓人們津津樂道。張涵治理青州已久,在天下不安之際,尚能維持住地方安定,今年又免了大家的税役,還是頗得人心地。而且,怎麼也是青州自己的軍隊,臨人説起話來,不知不覺間都有些偏向張青州。
“不過是一羣泰山賊,還能用多少時間?當初平原數萬黃巾,伍大人也才用了十…”這位身穿細布長衫的中年人,顯是喝的有點多,滿面紅光,舌頭不太聽使喚,説的稍微有些含糊。不過,他的同伴顯然已經習慣了他的口吻,並沒有搞錯他的意思。
“那可不一樣,平原郡地多平原,泰山郡上多林密,騎兵未必施展地開…”這位還有些軍事常識,試圖證明,泰山賊不可易與。不過,他也不懷疑青州軍終將取勝。
沒有人會懷疑青州軍的勝利,臨人常自豪地説,咱們青州兵可不是泰山兵。張角作亂,烏桓入寇,還有青州地十萬黃巾,徐州的三十萬黃巾,青州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這是無可置疑的,人們議論的多是需要多少時間而已。
青州軍兵分兩路,一路以伍子方為首,率領三千騎兵,及張恆和孫成良兩軍,共一萬六千餘人,從北海國出發,穿過琅國境內,由東北進入泰山郡。這一路本就守在北海國,張涵在臨演兵時,便已越過北海,出發了。另一路則由齊國出發,分別由高順和張英各領一軍,直奔萊蕪和縣,進佔兩縣以後,再進軍泰山郡。張涵檢閲是齊國這一路兵馬。
果然不出所料,張英、高順各領一軍,沒費多少工夫,就佔了萊蕪和縣。而幾天以後,北海也有消息傳來,伍子方部佔領了蓋縣。
消息很快就傳開了,據説張涵大喜,在州牧府大擺酒宴,宴請了眾位從事,新來不久的主薄荀彧還喝醉了云云。這些事情與百姓關係不大,卻也平添了不少茶餘飯後的談資。隨後,張涵就派兵運輸糧草前往萊蕪,接替張英防守。而張英則統軍繞過泰山,經北海前往琅國,去支援張桓。青州只剩下劉文標和高順率領的兩軍,一萬餘人。
此後的十天裏,沒有青州軍的消息初出來。但在六月二十,張涵卻秘密動員了屯田兵。説是秘密,也瞞不過有心人的眼睛。
於是,便有言
傳,稱青州軍的進展很不順利。隨後,張涵調動了一支屯田兵,接替了高順把守新下兩城,而高順則匆匆找了幾名嚮導,帶兵進入泰山。有消息靈通人士説,高順要帶兵穿越泰山,前往泰山郡。青州偌大的六郡國六十五縣,算上各郡國兵,也只剩下不到一萬五千人馬。這部分地證實了上述
言。出征的三萬青州軍多是青州子弟,青州人也擔心青州軍一旦失敗,戰火會燃至青州。
青州的氣氛驟然緊張了起來。
在這個時候。言還只在暗地裏悄悄傳播。然而,到了六月下旬,屯田兵動員完畢,一萬屯田兵押運着糧草,開赴南方。種種跡象表明,青州軍地形勢不妙。謠言就忽然爆發開來。有説泰山賊與泰山太守同
合污,打敗了青州軍;有説徐州刺史陶謙參戰,截斷了青州軍糧道。青州軍大恐之下,全軍潰擺…這些説法都是比較普通的,還有很多離奇的。比如説,黃巾復起,大敗了青州軍什麼的。也有傳聞説張涵得到消息,大發雷霆云云。都説的有鼻子有眼。活靈活現的。
總而言之,謠言多種多樣、説法不一,卻都稱青州軍敗了。
“怎麼會呢?”不是左丘亮不明白,而是世界變化太快,轉眼間,雄糾糾氣昂昂的青州軍就戰敗了。作為臨有數的世家,他地消息自然遠比平頭百姓靈通。張涵已秘密下令各縣,徵集青壯,説是要討閥董卓云云。但是,這樣的藉口如何騙得過人。青壯打勝不打敗。只有守城還用的上。
“嗯,”左丘林也沒有更多的消息。北海以南都是戰區,被張涵嚴密封鎖了。
“黃巾什麼的,肯定是胡説,不可相信;泰山賊就算與泰山軍配合,恐怕也不可能打敗青州軍,但應太守文武兼資,曾經做過車騎將軍,也許有什麼奇謀也説不準;但最可能的,還是徐州出兵了…”左丘林得意於自己地先見之明。不過,他也有些擔憂。戰亂一起。世家大族在其中也如螻蟻一般。但事到如今,他也沒有選擇,只好讓兒子抓緊時間招募訓練更多的家兵,以應付時局的變化。
謠言在私下傳播,張涵便已經知道了,一直在密令郡縣追查。然而,謠言愈演愈烈,卻始終也沒能查出個結果來,張涵大為震怒,重責了不少官吏,公開下令徹查此事,並嚴傳播
言,如果有違者定要嚴加懲處云云。郡縣的吏卒們大肆出動,抓捕了不少人。張涵為政寬和,從來沒有如此行事。
一時間,青州人心惶惶。謠言傳的愈發廣泛了。各式各樣的謠言滿天飛。
許是見勢不好,張涵下令沒有幾天,又撤消了這道命令,把所有被抓的人都放了,聲稱青州軍大獲全勝,已經大破泰山賊,不就可以返回云云。然後,張涵全副武裝,檢閲了屯田兵,也很威武雄壯,民心稍定。不過,在明眼人看來,屯田兵遠不如州郡兵有戰鬥力。隊形不整,還不時有嗡嗡聲,張涵在上面講話,有時都聽不見。尤其是,友有還得到了準確消息,張涵近
脾氣暴躁,身體不好,還罕見地塗起了脂粉。
又過了幾,各地的民壯已經組織完畢,開始訓練了。青州軍依然還沒有返回。這時候是七月初七
。
在青州六郡國中,卻是平原郡的形勢最為混亂。岑濤剿滅了五家豪強,深深地得罪了許多人。而這五家之中,西昌平劉氏、平原王氏和樂陵鄭氏都是當地大姓。在大漢國,一個傳承了百年家族,往往會有千百人之多,他們與其他家族互相通婚,彼此之間,關係非常複雜。普通的傳言傳播越遠,也就會越離奇。何況,有許多人還惡意地添油加醋。一些偃旗息鼓地豪強大族,重新將私兵拉出來,大肆訓練擴張。
“王氏怎麼説?”宋惠民説話的時候,鬍子一翹一翹地,甚是可笑,但屋裏的人卻沒人有心思笑。
“王氏不不要指望了,茹姑去探了口風,結果,卻被教訓了一頓,”鄭重搖搖頭,他有些不以為然“我早説過,王輿地事,王氏是不滿意,但也不會因此與張涵決裂的!”
“那沒關係,只要有人不滿,那就好辦,到時候,由不得王氏不參與…”
“劉氏呢?”屋子裏有些昏暗,隱隱約約坐了不少人,坐在一側的劉柏臉隱藏在陰影裏,看不清楚,但從他的聲音裏,可以知道他是一位中年人。
“族裏那些老人不肯,但我們是決定了,劉氏能出三千人!”
“我們能出千五!”
“我家出兩千!”
“我家出五百!”
…
在一片嘈雜聲裏,宋惠民問道:“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太史慈有點興奮,他摩撫着長弓,笑着説道,在昏暗的晨光中,他出了森白的牙齒,太守荀衍全副武裝,頂盔貫甲,
間
了一口長刀,隱隱
出幾分彪悍之
,那個文質彬彬的讀書人消息的無影無蹤。聽到了回答,荀衍一擺手:“出發!”沒有多餘地話,五百士卒早已經準備就緒,悄無聲息地出了太守愛。
稍微晚些時候,臨的青州牧府裏,張涵地所有幕僚人員濟濟一堂,在一片寂靜聲裏,張涵問道:“準備好了嗎?”七月十一,青州軍依然未歸。
七月十二,平原十一家豪強招集了所有能夠招集的青壯年,湊集了一萬五千餘人馬,共舉私兵,宣佈討伐宦黨餘孽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