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外。
所以纪修然才想着,以村子的名义建一座制粉坊。
村里出地皮,村里有闲钱的人可以投资,到时候赚了钱,按比例分红,村里独占五成,其他的按照出钱进行分成。
这样既可以保住秘方,又能增加村里的收入,同时他们还可以向村民,及周围村子收红薯,增加村民的收入。
虽然这样也不能完全保证秘方不,但至少在近几年不会
,这段时间足够他们把造桥的钱赚够了。”纪修然耐心的给村长分析这些利弊。
村长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最起码这个全村集资的模式。
以前没有先例,作起来难度比较大。
不过有他这个村长出面,应该问题不大,只是村里人条件都一般,有余钱也不一定舍得拿出来的,集资什么的,想想还是有些没底。
“没人愿意出钱也没关系,我可以先全出,等赚钱之后,村里人看到成果,自然会求着我们出钱了。”纪修然手里有钱,心中不慌,大不了自己出全资就是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家人就要辛苦一些了。
而且到时候,前期准备工作,洗、切这些简单的体力工作,都可以雇村里人做,一天十文钱,大家都会抢着干。
“行,我听你的。”村长听到纪修然这么有魄力,也被说动了。
这件事对青山村是完全有利的事,他无法拒绝。
同时村长私心里对这个制粉坊很是看好。
第23章除此之外,纪修然还和村长说起造房子的事情。
毕竟他要造的房子有点复杂,需要很多人手,自然是要找村里人帮忙的,顺便还说起要开学堂的事。
对于纪家造房子,找人帮忙的事,村长拍着脯应承下来。
纪家给出的酬劳,一天十文钱外加一顿中饭,很是丰厚,村里人肯定抢着来。
但是学堂的事,村长就有些迟疑,能够在自己村子里建一个读书的地方,村长当然是高兴的。
只不过作为村长,他对于村里的状况了如指掌,自然知道村里没几家人有余钱,送自己孩子去读书。
这学堂要是建起来,却没有学生,这该如何是好?
纪修然听到村长提出的问题,也确实是他之前没考虑过的。
敛眉沉思了一番,回道:“学堂暂定束脩,一年一两银子,不仅仅对适龄的小童开放,也对超龄的大孩子或者想读书识字的大人开放。”
“这……是为何?”村长对于纪修然这样的决定,更加不能理解了。
毕竟这里的人对于能读书识字,抱着一种憧憬,敬仰的态度,没有大人或十几岁的人去学堂读书的。
毕竟读书很费钱,七八岁才是读书最合适的年纪,过了,便没人会费银钱。
再说也没有学堂会收大人,或者十几岁的孩子。
纪修然了然,不过他还是耐心的解释道:“我想教会这些人识字,教他们算账,这样他们以后出去找工,也会容易些,而且在外面也不会被骗。”村长还是不看好,说道:“还是银钱问题,一般村民让适龄的孩子读书,都没有银钱,怎么会费钱,供这些不适合的孩子。”纪修然淡然一笑,回道:“这个我也想过,到时可以在他们入学之前签一个协议,等他们毕业找到工作,赚钱之后再付我束脩即可。”纪修然想到现代很多贫困生,读不起大学,都会申请都助学贷款,而他也可以借鉴这个模式,让这些人先入学,以后赚钱再付学费,也是一样。
村长听到他这个方法,惊讶的瞪大眼。
这种事以前听都未听过,但是仔细想想,反而觉得很可行。
毕竟农人们还是很讲信用的,而且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也不怕他们赖账。
村长想通之后,便笑着点头道:“行,修然果然有想法,就这么办吧,到时候如果有人赖账,我这个村长给你做主。”纪修然意的笑了一笑,他今天说这么多,要的不就是这句话嘛。
村长听了这些之后,便有些按耐不住,事情说完,也不再多做停留,起身告辞。
纪父本想留他在家吃饭的,但是他执意不肯,急速的离开了。
他现在只想立刻回去,把建制粉坊是事情和开学堂的事情通知给村里人,哪还有心思吃饭。
纪父没办法,只好让纪母拿出了一包点心和一包茶叶给他带上。
村长出了纪家,走在村里的小路上,喜滋滋的哼着歌,到了家脸上的笑容都还没落下去。
被村长夫人看到,便好奇的问他碰到了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村长一脸喜气的回道:“老婆子,我们村子马上就不一样了,要发达了哟。”
“看把你这个老东西高兴的,看来真是有什么大喜事了。”村长夫人也忍不住笑着说。
村长点点头,肯定了自家老太婆的话。
可不是要有大喜事了嘛,想想自从纪修然考中秀才之后,之间村子就好像转运了一样,一件件的好事接着好事。
村长很迅速的当天便招集大家,开了一个村民大会。
全村人聚集到村中的老桂花树下面,一脸好奇的等着。
村长看人到齐之后,便大声宣布道:“今天有两件事情要说,这第一件事就是,我们村里也要有学堂了,修然要在我们村里开一个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