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阴司四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据奴婢所知,何指挥使和其他卫的几位指挥使与盛公公均无往来,他们的武功不弱,不受盛公公的摆布,和盛公公手下太监时有冲突。”

“这么说来,忠信卫的头儿都是靠得住的?”

“据奴婢所知,他们都忠于殿下。”

“看不出,你居然知道这么多事,既然如此,为何平不禀告?”

“殿下不问,奴婢不敢多嘴。奴婢知晓的事,中人人知道。”

“王三如何,是不是盛经子门下的人。”

“是的,他师父陆荣生是盛公公的徒弟。”

“呀,我的两个亲随太监中,一人竟是…”

“殿下放心,王三自跟了殿下,对殿下忠心耿耿,决无二心!”

“你怎知他心中所想?”

“奴婢们天天在一起,无话不谈。”朱允炆“唔”了一声,不再说话。心中暗忖,过去从未想过中太监、护卫的事,原来也这般复杂,以后要多个心眼才成。想到此心中一动,问道:“中卫士、太监,可有与诸藩王有往来的?”

“有!”史靖回答得很干脆。

朱允炆道:“你说说看。”

“诸藩王都曾在中长大,侍候他们的太监就不少,至于卫士,负守护之责,自然相识。”

“你说的是一般情形,我问的是:现在中卫士头目,可有与诸藩王往来密切的?”一顿,又道:“这样说也不妥,应该说他们暗中与诸王有无联络。诸王在外地,自不能与他们见面。”史靖道:“回殿下,非但各卫指挥使与诸藩王有联络,就是中太监也如此。但没有人明来明去,因此无法知晓他们与哪位王爷联络。这事在中,人人心照不宣。”朱允炆暗暗吃惊,照这么说来,中的一切情形都有人外传,自己的一举一动也瞒不过诸藩王,这事千万不能疏忽了,等自己荣登龙位时,一定要妥善处置,不能为人所乘。

俄顷,朱允炆又问:“忠信卫的头目,有和藩王暗中联络的吗?你要具实禀报。”

“回殿下,奴婢不知。”

“你不是什么都知道吗?怎么又不知了。”

“殿下,中卫士、太监与藩王联络都在暗中进行,谁也不知谁的底儿,大家都守口如瓶,无人将此事挂在嘴边议论,怕遭横祸。”朱允炆想了想,道:“你师父在哪一处当差,把他要到东如何?”史靖大喜,道:“师父余公公现在御马监当差。师父一向敬服殿下,说殿下仁善,以文安邦,嘱奴婢忠心侍奉殿下。若师父能到东侍卫殿下,那是再好不过。”朱允炆道:“那好,就这么决定。”史靖又道:“殿下,师父有两个知己太监,一名米孝义,一名赵崇,两位公公武艺高强,一向对盛公公的霸道不服,若将他二人调到东,既能守护殿下,又能为殿下监察中侍卫、太监的动静,并充当耳目。”朱允炆道:“好,依你所言,今就由你去各监传我令谕,着他们三人到东当差!”史靖大喜过望,立即跪谢皇太孙隆恩。

此时,忠信卫指挥使何骐和指挥同知方宏匆匆而来,朱允炆诧道:“二卿有事吗?”何、方二人连忙行礼。何骐道:“禀殿下,臣等闻盛公公来御花园找公冶公子较技,特赶来照应,以防公冶公子吃亏。”朱允炆道:“这话怎么说?”何骐方面大耳,一脸正气,年岁四十上下。方宏年岁轻些,三十五六岁,魁伟健壮。朱允炆边说话边打量他们,不由把他们与公冶勋作个比较。按理说,他二人忠心耿耿,执行差务尽心尽力,没什么让他看不顺眼地方,可他与他们却无话可说。而对公冶勋却是不同,他与公冶勋十分投契,与公冶勋说话毫无顾忌,这不仅仅是他们年岁相仿,更主要的是情投意合,或者说这是缘份。思忖间只听何骐道:“殿下,盛公公一向骄横,睚眦必报,公冶公子比武胜了张泰、康鹤,盛公公岂肯罢休。”

“他敢把公冶公子怎样?”

“殿下,盛公公与公冶公子比武时下毒手,让公冶公子带上内伤,一两后身亡。既是比武,难免伤亡,殿下也不好怪罪于他。”

“二卿畏惧盛公公吗?”

“殿下,盛公公武功极高,又深得皇上宠幸,臣等虽不惧怕,但也不去招惹他。”

“公冶公子早已离去,二卿退下去吧。”何骐、方宏行礼走了,朱允炆慢慢从亭中走出,打算回。走着走着,忽见水池边半卧着一个老太监,只见他一手支头侧卧,一手指指点点,指挥着几个小太监在花丛中修枝剪叶,不心中一动,此人莫非就是吴乾仁?于是顺着小径绕向池塘。史靖遂吆喝道:“殿下驾到!”那些正专心修枝剪叶的小太监,一看是皇太孙来了,慌忙整衣跪下接,口呼千岁。而吴乾仁却不慌不忙,慢条斯理晃悠悠站起来,由一个小太监手中接过一木杖,这才跪下一条膝盖,再跪另一条腿。朱允炆不等他叩下头去,就道:“免礼,平身!”老太监闻言也就不行礼,慢慢站了起来。

“你就是管花园的主管吴乾仁吴公公吗?”

“奴婢正是吴乾仁。”朱允炆打量着他那老太龙钟的外貌,心想这能是一个武功高手吗?只怕传言有误。

又问道:“你每都在花园中?”

“是,奴婢每都在园中。”盛经子虽已六十五六岁,但身体发福,虽说不上很胖,但面红润光滑,十分富态。而吴乾仁年岁与他相仿,但看起来却老了许多,个子矮小,又瘦又干,像个小老太婆,两人差别太大。但也许如人所言,真人不相。

不管他会不会武功,这一把年纪了,不该再劳作。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