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泰山观峰的平台上,有一座青石堆成的孤坟。

坟头向东,正着旭巴辉。

坟尾朝西,沐浴在夕温柔的拥抱之下。

坟前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代大侠罗伟之墓。罗大侠十六岁名扬天下,十七岁死于东岳,他曾为黑暗笼罩的武林,带来一线曙光,虽然光亮仅仅那么短暂,但他却是武林蒙尘十五年以来的第一人。”碑文没有下款,故不知是何人所立。

每年,总有那么一天,会有劲装负剑的武林健者,悄悄踏上观峰,为它拔草堆土,洒扫祭祀,在坟前上一炷香,或者供上几样鲜果。

但奇怪的是,他们总是选择月黑风高之夜,悄悄的来,又悄悄的离去,而且,每年来的,并不是同一个人,有时僧侣,有时道者,有时是俗装男人,有时又是中年妇女。

他们来时黑巾覆面,绕坟徘徊,轻吁长叹,泣泪声,往往终宵留连,不知天之将晓;但离去的时候,却又疾若惊鸿,行踪诡谲,好像是唯恐被人察觉。

时间一年又一年的逝去,每年扫祭之人,都忘不了将碑文上“十五’两个字涂改成十六、十七、十八…

峰上落,年年如旧,坟头草,拔了又生,生了又拔,已过了十五年。

碑文上的数字,也从十九、二十…一直被涂改到三十了。

罗伟是谁?

他为什么成名时那么年轻?死得又那么匆骤而突然?

武林中人,为什么对他怀念不忘?祭奠的时候,又为什么要那样诡密?

这些…是一连串难解的谜——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