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还是安然临出国的那年的那一天,安然在办公大楼的门口遇到胡总的夫人之前,他已经是有半个多月没有见到胡总了。安然也就是在那一刻,才从胡总夫人的话中,知道了胡总并不是像何主任告诉他的那样胡总病了的。
其实,安然没有见到胡总的这半个月,胡总就真的本就没有病过。那么,他在这称病不起的半个月里,究竟都去了哪里?都去忙了些什么呢?
他的老爹去世,依照他老爹的身份就应该悄无声息地安葬了了事的,他自己心里是明白这一点的。可他偏偏要把这件事声张出去,还让它传播的越远越好,他是有意识地要利用一下这件事。他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敛财;二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检验一下人心的向背。
胡总的老爹火化的那天晚上,他和夫人坐在家里数钱时,他的心里就暗自庆幸已达到了目的,而且两个目的都已达到了,他心中窃喜了整整一夜。没想到没过几天纪委的人就来了,他们还工作的是那样地认真。当时让他吓出了一身冷汗。那天,他就连中午饭都没吃一口,中华烟平时有一盒就够了,那天他足足了两盒。一个下午他都一个人呆在了办公室里没有出门,甚至是连卫生间都没去一趟,因为
走廊里,没有几个不知道纪委的人在这里搞调查的,而且调查的就是他胡总自己。他当时真是觉得抬不起头来,像是犯了滔天大罪,整个一下午,他身上的冷汗几乎就没有断过。他坐在转圈皮椅上的身子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就像是瘫软在了那里。他就连起来倒一杯水的劲都没有了,那一刻,他好像是觉得一切都完了。
整个的一个下午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来找过他。也就怪了,就连他的朋友们平时不断地打过来的无聊的电话都没有一个。这样也好,他在害怕之余,想了很多问题,他想到了他——那个市里的大人物。尽管那个人早就和胡总说过了,让他做事要简点一点儿,不要总是惹麻烦,可当这次麻烦又起时,他不得不又想到了他。胡总此刻想到了必须找他,他这样想不是没有道理的。胡总还是相信当自己真的找到他时,他就是不意也不会把自己置之度外的。
胡总的这种判断是有据的,那就是自己这几年通过掌管的一部分权力,比如本公司的广告发布权,也给那位大人物的亲属带去了不少的利益。胡总每次找那位大人物办事时,都不会让他白忙乎,光是那次求那位大人物帮助打个招呼,办下了一条主干路两侧的巨幅广告审批那一件事,就净给了他六十万。那次他的女儿要去国外读书需要六十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当那位大人物的夫人刚一提到这件事的时候,胡总就先从他夫人的公司的账上给注入了六十万。而且胡总还明确暗示那不算什么,只是小意思,以后有什么事,只要能办到的,尽管说话。
这位大人物在这个城市是够大的了,他就是这个市的市委副书记尚明。
其实,尚明也不是白给的,当了那么大的官怎么就能听认这么个胡总摆布呢?
那还真的有一段历史了。当时,尚明还只是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胡总还是当时《妇女指南》的总编。有一年,尚明找到了当时的胡总编,让他到宣传部来一趟,到了那里,尚明部长的办公室里有几个人,他就让胡总编坐在那里等一会儿,等部长把那些人都打发走了以后,尚明部长才说明了让他来的目的。那是因为市里举办临海旅游节时,部里接待了大量的外地记者,吃喝的招待费用远远超标了,让他帮助解决一下。那次胡总编表现得相当大方,一下子就给了尚明部长四十万。第二天,还是胡总编亲自送来的,一半是给了张支票,另二十万干脆给的就是现金,连什么收据也没要。这件事就是他们俩人经手的。后来,四十万在胡总编单位的账上也就变成了二十万,那二十万现金自然也就没费胡总什么劲就给它摆平了。他俩彼此心照不宣。
当然,那时的尚明部长,眼下的尚明副书记,也不是谁的钱都敢要,谁的钱都敢接的。他和胡总作为老乡的关系是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可他们俩的关系不错,在胡总的原来单位却有不少人知道。那年胡总还在《妇女指南》当总编时,一个刚来这里实习的女学生被胡总相中了。胡总就经常地给这位刚到位的女记者,点播报道题目,还经常越过部门的主任和人家切磋报道质量问题。除此之外,胡总还没等这个实习生实习结束时,就急着先给人家发放了一个月的奖金,说什么这是突出业绩奖。这个女记者还很懂事,数了数自己当时那个月的工作量确实是不少,可那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豆腐块而已,所以,最后她就把胡总发给她的奖金送回了财务部门。
2胡总对新人的关照,就是从对这位女记者的关照开始的,奖金没有发出去,一点儿都没有影响到胡总对这位实习生的关心。有一天晚上快要下班的时候,胡总手里拿着一篇稿子的大样,打通了那位女记者所在部门的电话,把她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那位女记者到了胡总编的办公室里以后,还真的谈了一阵稿子的事。可稿子的事一谈完,女记者就要走,胡总编非要请她吃饭不可。女记者没有答应,胡总不允,最后,胡总编干脆就来了个张飞客气,非要留下人家不可,他还亲自动手还把门关上了。那天的胡总编也不知道怎么了,就真的像是克制不住自己了似的,活生生地就把那女孩儿给按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那位女记者刚到这个单位时就对胡总编有了点儿耳闻,只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么短时间内就会遭遇非礼。她拼劲了力气瞄准了胡总编的胳膊就是一口,接着就趁他“唉哟”的刹那起身往外跑。胡总编急了眼,立即上前去拉她,正在这时,有人敲门了,两个人都吃了一惊,那位女记者这才逃过一劫。这位女记者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她和她的一个同学同租的房子那里。她哭过之后,在那位同学的再三追问之下说出了这件事,那位同学鼓励她去告发他。女记者开始还有些犹豫,后来还是去了市委宣传部,最后那件事让尚明部长给了下来。那代价就是部长给那位女记者另找了一家报社,女记者也就没有再认真下去。
胡总编从那以后对这位老乡部长就更加了,那等于救了胡总一把。否则,胡总的前途就难以预料了。而正是从那以后,不管是尚明部长还是后来的尚明副书记在这位胡总面前,自然就是一位有功之臣了。
还是在市纪委的人来调查胡总时的一天下午,当胡总又一次不得不想到尚明副书记的时候,他终于拨通了这位大人物的电话。开始,那边的电话铃声响了半天也没有人接听。胡总以为他一定是在开会,就没有再打。大约十几分钟之后,胡总的电话响了,他赶紧去接听,那边传来的还真是那悉的尚明副书记的声音。
“小胡,有事吗?”
“有点小麻烦。”胡总说的不是那么理直气壮。
“又有什么事了?”
“我想见你,见到你以后再说。”
“你就说嘛,你看这个别扭劲儿。”
“不是,是一半句话说不清楚。必须见面再讲。”
“那好吧,我今天不行,明天吧。”
“好,那我明天再找你。”
“不用了,明天等我找你吧。”就这样,胡总总算是一块石头有些落了地,他想只要自己能说明白,尚明副书记肯定会出力的,凭什么?就凭这些年他苦心经营的这种关系,就凭着这些年他们之间的往。
这件事有了些着落之后,胡总还是觉得坐卧不安。于是,他就想找几个人出去坐坐,可找谁呢?找圈外的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和他们说起自己单位的事,太累了,好多事情又说不明白。他想到了周处长,她一定能来,就凭那天她询问金总是否得了癌症时的那种觉,胡总就认准了周处长一定能来。如果金总真的靠不住了,她自然就会想到还要靠谁的问题。在这个公司里谁还能依靠?周处长自然首先想到的就只能是自己。胡总的分析一点儿也没有错,胡总一直靠到了公司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才打了个电话给周处长。可周处长已经离开单位好长时间了,说是孩子病了早一点儿回去了。她一听说胡总要请她和另外的几个人出去坐坐,开始是犹豫了一下,但这犹豫在电话中几乎就没有让胡总
觉出来,随后,她马上就答应了。周处长就真让胡总分析透了,她想,如果金总真的得了那种病,那就好景不长了,那会是谁来接替他呢?自然是胡总了,胡总在这个单位干的时间除了金总之外也是最长的了,就凭这资历,这位置也该是胡总的了。她没再说什么,就问好了在哪吃饭,电话挂断之后就匆匆地走出了家门。
周处长出了门打了个出租车,直奔胡总告诉她的琼岛渔村。
胡总已经在那里等着她了。
她很快就到了那里,她走进了一个叫美人礁的包间,进去之后,只有胡总一个人在那里打手机,胡总正在和对方说话呢,就没有和周处长搭话。胡总已经发现了周处长走了进来,就和她点了点头,周处长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了。胡总没用多长时间就把电话打完了“来了,来得快的。”
“路上没有多少车。”周处长回答完了胡总的话后,又接着问到“怎么就我一个人?再没有别人了?”
“有,但不一定能来了。”
“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