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旨大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岐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气居之。

帝曰:何谓乎?

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

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成败倚伏游乎中,何也?

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帝曰:有期乎?

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帝曰:不生化乎?

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

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与道合同,惟真人也。

帝曰:善。

译文黄帝问道:天的规律非常远大呀!如仰望空中的浮云,又像看望深渊一样,渊虽深还可以被测知,仰望浮云则不知它的终极之处。先生多次谈到,要小心谨慎地尊奉气象变化的自然规律,我听到以后,都怀记不下来,但是心理独自有些疑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请先生热情而详尽地讲讲其中的道理,使它永远地传下去,久而不致灭绝。你可以把它的规律讲给我听吗?

岐伯拜了两拜回答说: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这是由于运气秩序的变更,表现为自然气象盛衰变化的时位。

黄帝说:我想听听关于天道六六之节的盛衰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六气司天在泉,有一定的位置,左右间气,是太主治;太的右间,是厥主治;厥的右间,是少主治;少的右间,是太主治;太的右间,是少主治。这就是所说的六气之标,是面向南方而定的位置。所以说,要据自然气象变化的顺序和盛衰的时间,即曰影移动的刻度,确定位置,南面正立以进行观察。这就是这个意思。少司天,火气主治,少与厥相表里,故厥为中见之气;明司天,燥气主治,明与太相表里,故太为中见之气;太司天,寒气主治,太与少相表里,故少为中见之气;厥司天,风气主治,厥与少相表里,故少为中见之气;少司天,热气主治,少与太相表里,故太为中见之气;太司天,气主治,太明相表里,故明为为中见之气。这就是所谓本元之气,本气之下,是中见之气,中见之下,是气之标,由于和标不同,应之于脉则有差异,而病形也就不一样。

黄帝说:六气有时至而气亦至的,有时至而气不至的,有先时而气至太过的,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时至而气亦至的,为和平之年;有时至而气不至的,是应至之气有所不及;时未至而气已至,是应至之气有余。

黄帝说:时至而气不至,时未至而气已至的会怎样呢?

岐伯说:时与气相映的是顺,时与气不相应的是逆,逆就要发生反常的变化,反常的变化就是要生病。

黄帝说:好,请你再讲讲其相应的情况。

岐伯说:万物对六气的应,表现其生长的情况。六气对于人体的影响,从脉象上可以反映出来。

黄帝说:好。我想听你讲讲六气之应于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显明正当分之时,它的右边,为君火主治之位;君火的右边,再退行一步,为相火主治之位;再退行一步,为土气主治之位;再退行一步,为金气主治之位;再退行一步,为水气主治之位;再退行一步,为木气主治之位;再退行一步,为君火主治之位。六气各有相克之气,承于其下,以制约之。水能制火,相火的下面,水气承之;土气承之;木能制土,,土位的下面,风气承之;能制,君火的下面,承之。

黄帝说: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六气亢盛时就要为害,相承之气,可以制约它,递相制约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化,在四时之气中表现为气盛者必衰,衰者必盛,若亢盛为害则生化之机毁败紊,必然发生大病。

黄帝说:气的盛衰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不当其位的是气,恰当其位的是正气,气则变化很严重,正气则变化很轻微。

黄帝说:怎样叫作恰当其位呢?

岐伯说:例如木运遇到卯年,火运遇到午年,土运遇到辰、戌、丑、末年,金运遇到酉年,水运遇到子年,乃是中运之气与年之方位五行之气相同。所说的“岁会”为运气和平之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