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旨大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之右,明治之;明之右,太治之;太之右,厥治之;厥之右,少治之;少之右,太治之;太之右,少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太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厥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少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太之上,气治之,中见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

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

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

帝曰:善。请言其应。

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

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承之。

帝曰:何也?

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生化大病。

帝曰:盛衰何如?

岐伯曰:非其位则,当其位则正,则变甚,正则微。

帝曰:何谓当位?

岐伯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

帝曰:非位何如?

岐伯曰:岁不与会也。

帝曰:土运之岁,上见太;火运之岁,上见少;金运之岁,上见明;木运之岁,上见厥;水运之岁,上见太,奈何?

岐伯曰:天之与会也。故《天元册》曰天符。

帝曰:天符岁会何如?

岐伯曰:太一天符之会也。

帝曰:其贵何如?

岐伯曰:天符为执法,岁位为行令,太一天符为贵人。

帝曰:之中也奈何?

岐伯曰: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