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八月庭秋,蒲湘水北

还家万里梦,共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佚,偏宜上酒楼。

笔人京洛,何复同进。

(唐.张谓…同王征君湘中有怀)庭湖上,画舫飘摇,芙轮美奐;庭湖畔,楼台水榭,歌舞昇平。

湖畔一向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騒人墨客们最在此切磋文艺,请词往来;湖边亭台石碑也写了到此一游的游客所题请词。

此时,在湖畔一个建工雅致的亭台上,有十多人正聚集着切磋琢磨,谈论国家大事以及腔抱负。

“读书人最终目的,当是治国平天下。”一年迈宿儒道:“所学不为世所用,不如不学,十年寒窗,不外求得一官半职,貢献所学。谁道终南心给其心可誅?当年扎、孟何尝不是游遍列国以谋官啊!”亭台上的人们不论老少一致点头。

“那么先生何不效法孔、孟,去向大宋天子谋个一官半职,反困在这南方庭?”开口的是一个长相俊美但衣着随便的年轻人。

“老夫参加了多次科考,只怨苍天无眼,屢试不中。”宿儒说到心痛处,猛摇头叹息。

“孔老夫子亦曾困厄于陈蔡,先生也许只是?时时连不济罢了,必定有出头的一。”旁人安他。

宿儒点点头,颇受用。

“不过依我看,孔孟学说即使广行天下,秋战国依然干戈不止,毫无作用。”年轻人又开口。

此语一出,众人大惊”纷纷指责他胡言语,妖言惑众,竟敢对圣人不敬!

宿儒道:“此话怎讲?”他见这年轻人血气方刚,晓以大义。

“可否请教先生几个问题?”年轻人客客气气问道。

“不敢,有话请问,老夫绝不藏私。”宿儒神情傲然,一副知无不言的神气。

“敢问治国、平天下之前,要做到什么?”年轻人问。

“修身、齐家。”宿儒答。这是三岁孩童也知的。

“那么孔老夫子齐家了吗?”年轻人再问。

宿儒诺。孔老夫子婚姻不美,人尽皆知。

“孟夫子又齐家了吗?”年轻人轻笑。

宿儒结舌。孟夫子还差点休

“他们既称圣贤,家都齐不了,还谈治国、平天下?”年轻人步步进渥。

众人屏息。

“周天子尚在,求官不找他,反寻魏说齐(註),合仁义否?”年轻人毫不放松。

众人议论纷纷。年轻人的话不无道理,令他们也怀疑了起来。

宿儒明知他是狡辩,一时半刻却找不到话反駁,只得摇摇头:“年轻人,年纪轻轻读过几天书,就想批孔、盂。倘使孔、孟是这样容易让你批倒,就不会历时千年而不坠。读书人最忌断章取义,一言以蔽之啊。”

“晚辈受教。”这回年轻人倒客气的,他也知道这是事实。

“嗯,孺子可教。”宿儒瞧他狂气收斂,欣道:“年轻人前途无量,他瓊林筵上,也许有你一个位子。”他点头以示鼓励。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