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院公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另外还丢了一辆自行车吗?”

“也没有。”

“确实吗?”

“确实。”

“那么,你的意思是,这位德国人并没有在深夜里挟着这个孩子汽车出走。是吗?”

“是的,肯定没有。”

“您想应该怎样解释呢?”

“这辆自行车可能是个骗局。车或许藏在某个地方,然后这两人徒步走掉。”

“很可能是这样的,不过拿自行车作幌子似乎相当荒谬,是不是?棚子里还有别的自行车吗?”

“还有几辆。”

“要是他想使人认为他们汽车走掉,他不会藏起两辆吗?”

“我看他会的。”

“当然他会。幌子的说法解释不通。但是这个情节可以作为调查的良好开端。总之,一辆自行车是不容易隐藏或是毁掉的。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孩子失踪的前一天有人来看过他吗?”

“没有。”

“他收到过什么信没有?”

“有一封。”

“谁寄来的?”

“他的父亲。”

“您平常拆他的信看吗?”

“不。”

“您怎么知道是他的父亲寄来的呢?”

“信封上有他家的家徽,笔迹是公爵特有的刚劲笔迹。此外,公爵也记得他写过。”

“在这封信以前他什么时候还收到过信?”

“收到这封信的前几天。”

“他收到过从法国来的信吗?”

“从来没有。”

“你当然明白我提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这个孩子不是被劫走,便是自愿出走。在后者的情况下,您会料想到要有外界的唆使,使得这样小的孩子做出这种事情。如果没有客人来看他,教唆一定来自信中,所以我想要清谁和他通信。”

“恐怕我帮不了多大忙。据我所知,只有他父亲和他通信。”

“他父亲恰巧就在他失踪的那天给他写了信。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是很亲近的吗?”

“公爵无论和谁都不亲近。他的心思完全沉浸在公众的重大问题上,对于一般的情,他是无动于衷的。但是就公爵本人来说,他待这个孩子是很好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