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回到家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西瓜看书】:WWW.XIGUAKS.COM
回到家里,只有姨姥和姥爷在家,妈妈还没有回来。我先去姥爷屋里想找他说会话,梅姨姥也在。
“费明啊,听说你今天去你舅舅的侦讯处上班了。”姥爷应该是午休后刚起没多久,人还躺在
上。
“是的。妈妈已经同意了。”
“你妈一直不同意你参与这些事,这次不知道立仁和你妈妈说了什么,才同意你去。”梅姨姥也话。
“年轻人为国效力,是正道。我这次支持费明…”姥爷一贯的说教态度和我说话。姥爷是1875年生人,晚清时留过洋,接受过先进思想的洗礼,后来又在北洋小站当过兵,共和时站队革命,辛亥革命后做上了南京中枢军咨府厅长,但后来的军阀混战使姥爷灰了心,辞了职。
姥爷今年已经67岁了。良好的教养和他的经历使姥爷身上始终充着一股家国情怀,还有民族大义。但这些话,他不愿和舅舅还有妈妈说,他喜
和我还有老董说这些话。于是我成了他的听众。
他偶尔会谈起我未曾谋面的立青舅舅,我不知道他是谁,我也没见过他,但大抵知道他是共产,早年因国共合作破裂离家出走。梅姨姥比姥爷小有十岁,她和我姥爷其实是姐夫和小姨子的关系。
姥姥家当时家庭衰败原因,后来只剩下她们两姐妹相依为命,因此姥姥嫁给我姥爷后,梅姨姥也跟着被我姥爷收留住在了姥爷家。
但我姥姥去世的早,在梅姨姥20岁那年,她姐姐病逝,于是梅姨姥为了报答姥爷,也可能是久生情,她主动当起了三个孩子的“母亲”姥爷后来要续弦给她名分,但妈妈她们三个儿女闪烁其词,没有明确接受这个“妈妈”但也不拒绝。其实他们之间的亲情关系,早已使他们成为相亲和乐的一家人。我有时候也想喊她一声姥姥,但母亲不让。
“国民,共产
,争斗了这么多年,还不是让小鬼子占了便宜…我听说国共抗战合作后,共产
在重庆有代办处…”姥爷说着叹息了一声“也不知道立青什么时候能回来看一看。”
“哎…立青这小子啊,之从27年离家出走就没有回家了。”
“以前你就喜这个小儿子,现在不是国共合作了吗,我看哪天让立仁去和那边的人说说,让他回来看看这个家…”
“你呀,就别添了。明知道他们两兄弟不和…”姥爷说着还叹息。
“再不和那也是亲兄弟。常言道打断骨头还连着。”
…
“妈,我回来了。”门厅传来说话声音。
“你呀,又跑出去玩了,现在兵荒马的,小姑娘家多不安全。”
“小姨,你回来了。”她没管我和她说话,径直往这边走。
“爹爹,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回来。”小姨说着已进到了屋里“我给你带了今天最新的报纸…”她快速说完报纸上的事情,接着又说“在小鬼子的降方针下,现在延安被国民
封锁的紧,我听说他们现在在开展垦荒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小姨是姥爷和梅姨姥的女儿,她叫杨立秋,和我一般大,但比我早几个月出生。
虽然她是我的长辈,但我们俩是这个家里最没有顾忌而什么话都能说的人,也许是年龄关系,也许是别的什么,我们能说道一块去,也能玩到一块去。
“秋秋又不听话了!早和你说了不要说那边的事,你就是不听。要是被你哥哥听到,你又要挨骂。”
“我才不管他呢,他们干的了坏事,还不允许人说。”小姨和她这个大哥哥一直不对头,只要沾上政治的事情,他们几乎说话就要吵起来。不过因为是亲兄妹,倒也相安无事。
“我真想见一见立青哥哥。他真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小姨和母亲一样,身上都有着理想主义的彩,但她又和妈妈不一样,她
光正面,作风鲜明。我听说她在学校里参加了好几个进步社团,应该是受到了影响,所以她对共产
有好
。
“他敢作敢为,却十几年不回家…”梅姨姥呛她。
“还不是国民刽子手的迫害,让人有家不能回。”
“怕了你这个小祖宗,你这话只能在家里说,可不能出去说。”梅姨姥很生气,其实她一直反对后辈们参合这些事,尤其是自己的亲女儿。
“孩子大了,有她自己的想法。”姥爷年龄大,可能已经看开了,对这些事情他是明白人,只是不愿意在我母亲和舅舅面前说而已。
“费明,我听说你今天去大哥那边的侦讯处搞情报工作了。”她开始和我说起话来“来给我说说那里都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好玩的吗?”小姨又恢复了玩
疯
热闹的本
,拉着我去了阁楼,不再管这老人俩的和我聊天。
“秋秋,你都多大了,姑娘家要有姑娘家的样子,何况你还是个长辈。”梅姨姥无奈的教育道。梅姨姥每次都会说我俩没个姨甥的样子,但又不起什么作用。小姨没有答话,已经拉着我上了楼。
在这个家里,我和她的年龄相仿,所以虽然我们是上下辈,但说起话来是最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