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药房繁盛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对他的劝告不予理会,向他道谢后,在一家咖啡馆阅读一份过期的《普罗旺斯报》。
我在十点前回到药房,乖乖,似乎全卡维隆的人都聚集在门口了。
有几十打的人手里拿着大叠的处方站在那儿,互相换疾病症状情报,就好像钓鱼客在描述他得奖的大鱼一般。
喉咙发炎先生吹嘘着他那足以致命的喉咙肿痛;静脉瘤太太则骄傲地细数着她的静脉瘤病史。此起彼伏愉快地聊着天,时而问问时间,往犹深锁的药房大门挤去。
终于,在“总算开门了”和“她出来了”的低语声中,一名女孩从药房后出现,识相地躲在一边以让蜂拥的人群通过。
我再次体会到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排队的习惯在法国是不存在的。
大概等了半个钟头之久,好不容易在混中逮到一个空档,把我的处方
给药剂师。
她取出一个塑胶袋,装进一些盒子、瓶子,在每张处理过的处方上盖章。
她留下一张副本,另一张则还给我。
很快地塑胶袋就溢出来了,尚剩一张处方,药剂师失踪约莫有五分钟之久,然后出来表示缺货,并要我到别家药房试试看。
尽管如此,情况也还不算太糟,至少重要的药都在袋子里。
对我来说,这些药已经够让一群人死而复生了!
班森又是,又是
的,以他的方式试着每个药方。
第二天早上,他似乎已经从死亡坟墓的影中逃出,觉得好多了,有足够的力气和我们一起到梅纳村的药房找剩下的那种药。
我们到达时,已有一位老先生坐在凳子上,手上的袋里装了万灵丹,他好奇地想知道我们这些外国人会得什么外国病。
一直等到我们的药都齐备,他凑过头想一探究竟。
药剂师打开袋子,拿出一个用锡箔纸包装的东西,大约有头痛药片般大。
她拿给班森,告诉他说:“一天二次。”班森摇摇头,用手摸着喉咙说:“太大了,我不下这么大的玩意。”我们翻译给药剂师听,那位老先生在药剂师回答前咯咯大笑起来,危险地摇晃凳子,用长
瘤的手背擦眼睛。
药剂师面带微笑,优雅地将锡箔纸包的药高高举起说:“这是栓剂。”班森看来有些惑,那位老先生还在大笑,从凳子上跳下,把栓剂从药剂师手上抢过来。
“你看!”他告诉班森“我们是这么用的。”他老人家在离柜台不远处找了一处空间,朝前一趴,将栓剂举过头,手臂飞快地往后移动,将药用力往子底部刺进去。
他看着班森说:“懂了吗?这是在
股里面的。”班森还是摇头表示:“哎,老天,这实在很奇怪!”他戴上太
眼镜,后退几步“在我们那里,我们不用这个的。”我们试着解释这是种让药进入血管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他一点都不为所动。告诉他如此可以治喉咙发炎,他不觉得好笑起来。
我常在想,回去后,他会如何告诉他在布鲁克林的哥哥关于法国人的栓剂。
过没多久,我在树林遇见我的邻居马索,告诉他栓剂的事,他当成一个笑话——不过这对一个确实发生过戏剧故事的病人,可就不好笑了:当他到医院去割盲肠,醒来却发现左腿已被切断。
“真的吗?”我说不可能,但马索坚持是真的。
“假如我生病的话,我一定去看兽医,在那里至少还是清醒的,我可不相信医生。”他说。
幸好,马索对法国医疗界的见解并不能反映大部分的真实。在普罗旺斯,也许有对截肢有瘾好的医生,但我们不曾碰见过。
事实上,除了这次“单核白血病”的接触外,我们只看过一次医生,而那次是为了反击官僚作风而去的。
那是为了取得我们的居留证,几个月的文件来往所发生的战争。
这种居留证是发给在法国的外国居民,我们跑遍市政府、警察局、税捐局,然后又回到市政府。
每至一处,就被告知尚缺其他表格,当然呷!这些表格要到别处拿。
终于我们确信已有一套完整的证明书、申请书。照片及生命统计资料,我们骄傲地走进市政府去。
文件被仔细地检查,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应该不会再拖延了吧!我们既无犯罪记录,又不打算抢法国人的饭碗。
好了!文件检查完毕,我们终于是合法的居民了。
市政府秘书微笑友善地递给我们两份表格,她说必须做健康检查以证明我们身心皆健康,奔牛村的芬耐隆医生会很乐意替我们检查的,所以我们又上路到奔牛村。
芬耐隆医生很人,也很活泼,他帮我照x光,一起做了个简短的问卷调查。
有没有神经病?没有。
有没有癫痫症?没有。
有没有毒瘤?酗酒吗?容易昏倒吗?
我想是否会被问到排便习惯以防我们增加法国便秘人口?不过对移民局而言,这似乎不重要。
我们在表格上签字,芬耐隆医生也签了字。然后他打开屉,拿出另外两张表格,很抱歉地说:“当然呷!你们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他耸肩解释,在发给卫生证明书前,我们必须拿着表格到卡维隆做血
测试。
“我的天,我们还要做什么特殊测试呢?”
“是…”他看起来颇觉抱歉地说:“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