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武则天有庙,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其实,她不但有庙,还有神祗。
庙在川北广元城西临江处,山峰掩映间,古庙岸然,红墙碧瓦,鸟燕齐飞。
庙名宝济寺,有人集唐诗为联曰:“六宜粉黛无颜,万国衣冠拜冕旒。”此联亦庄亦媚,天衣无
,贴切之至。
庙中正厅所供是大唐则天大圣皇帝之神,冕旒霓裳,眉目娇媚,仪态万千。
庙中,无僧、无尼、无道士,却住着一老一少两个人,这两个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什么时候来的,无人知道。
那一老者,年约五十多岁,为一落魄文士,每天按时到城中一家茶馆中去说书。
他好象学问不惜,将一部《三国演义》,说得活龙活现,颇受。
那小的,却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孩,鬼主意多得很,是有名的淘气,什么鬼点子,他都想得出来。
广元是个山城。地方虽不大,却是川陕通的要道,往来客商也多。
无人不认识这个孩子,一般的市井无赖,不论年纪多大,谁见了他,还都退让他几分呢!
他的鬼主意多,花样也特别多,谁要是惹了他,会被他整得死活都难,是以暗中都叫他“哥”他的真名更怪,叫作“何笔”不过,他并不坏,而且富有正义
,好打抱不平,好象练有武功,只是生
不羁,就是这个调调儿,亦正亦
地叫人头痛。
他和老人之间,不知有着什么关系,小的称老的“老爹”老的却叫小的“蛋”有时在一起,情逾父子,有时却又互不闻问,形同陌路。
每月月半,山城集会之期,川人称之为“赶场”一向清静的山城,骤然之间,热闹起来了,各种各样的人,全部进了城。
小摊摆街道两侧,各种土产、小吃、杂货,充
了街面,货主与买主的讨价还价声、叫卖声、吆喝声、儿啼声、骂声、笑声,吵嚷不休。
蓦地——喧哗声突然静止了下来。
只见一名锦衣少年,身后跟着七八个彪形大汉,横冲直撞而来,样子显得十分的威风。
那少年生得井不雄壮,但那昂首阔步,旁若无人的模样儿,令人嗤鼻。
原来他乃此地车家庄的少庄主青草蛇车通。
他父亲翅虎车雄,仗着自己当年在江湖上有个小小名气,认识不少绿林人物,暗中又勾结了官府,就作威作福起来。
他不但不为桑梓谋福,反而却向那些摊贩收取保护费,谁要是敢不给,惩罚即加诸谁。
所以,大家一看到他的儿子来了,谁还笑得出来?
他们一路收来,银子由专人用一革囊盛着,提在手内,最后进入一家茶馆中去了。
茶馆里,已坐下了很多人,那些茶客们一个个都在放言高论,有的是在谈生意,有的在谈论着昨说书中的关子。只见个个说得口沫横飞声震屋顶。当他们一看到青草蛇车通带着人走了进来,全都哑口无言了,茶馆中刹时变得一片寂静。茶客们脸上的神态,变得
晴不定,各有不同了。
这时说书先生尚未登场,车通等人也用不着堂倌招呼,各自就座。
车通偏头向身边一位长相猥琐、拱肩缩背的人道:“石千,点点看,我们今共收了多少?”那叫石千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看就知道是车通的狗头军师,闻言后,他把手中钱袋往桌上一丢。
只听咚的一声,听声音大概有不少的银子。
所谓财动人心,那白花花的银子,虽然自己得不到一分一毫,看上一眼,也觉得过瘾。
钱袋丢在桌子上的一声响,立刻引过来上百只的眼睛。
可是等那石千打开钱袋,往外一倒的瞬间,他傻住了,车通也愣了;茶座上的人却在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