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死的惨活的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引凤凰台风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吴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鸳州。总为浮云能蔽,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李白游凤凰台有而作,但他只想到晋代的衣冠显要,及三国孙权所筑的吴,而把凤凰台的兴衰不提,这是这首诗的美中不足耳。

金陵在秋时原属吴国,及至勾践灭吴,金陵才属越国,越王勾践灭吴还都,自认山河在握,雄视列国于是自鸣得意心,即筑凤凰台以纪其盛,其实这是勾践的手法,实际上他筑凤凰台只是一件秘密行动。

时人都知我国古代兵学鼎盛,如太公“六韬”黄石“三略”孙、吴(即孙膑、吴起)兵法等等为其最者;练兵布阵,制敌先机,故属不可或缺,然与敌锋,生死立见者,这部全仗兵器耳!我国兵器,分马上用者与步战用两类,通常长兵器适于马上,短兵器则通于步战,正常之兵器,人人都知有“十八般”武器之说,其次则是外门兵器了!

十八般兵器之内,最难练者则为剑,故剑术在我国非常看重。

提到剑,这不但剑术难练,而名剑更不易得,所谓名剑,即吹断,削铁如混也,可是吹可断,削铁如泥之剑是不是即为最上乘之宝剑呢?不;那只当于名剑而已,名剑之上,有仙剑与神剑!不过古代名剑,直至今,多半已通灵,而得者非有缘人不可求也。

古之名剑,以钜阙、太阿、青虹、白虹、素索、龙渊、属楼、工布等等常为人所悉,尤以干将莫更是家喻户晚,以上所列,能举其出处者只有其五,即龙渊、工布、太阿、干将、莫耳,此五剑为吴名冶师欧治子所铸,欧冶子即干将,其,然其夫又因铸干将、莫二剑而死。

这里要提者就是另一神剑耳,此剑为世所知者,真是微乎其微,其名本为“祥云”其后又名彩虹,古人有“属镂现,彩虹飞”之语,那是说此剑始终监视着属镂耳!

吴越秋时,属镂落入吴王夫差之手,后吴王不听伍子肯之谏,反以此剑赐伍死,时人谓此剑为不祥之器。

彩虹剑就在那时落入越王勾践之手,越王灭吴,师回即筑凤凰台,暗中即将彩虹埋藏台下,且改名“风凰剑”这是他筑台之秘密耳;李白不提凤凰台,故说他那首诗是美中不足,怀古未尽。

序幕这是一个风雨之夜,黄昏后的乌云,把整个天空布成了浓厚的黑幕,风声怒嚎,雨如滂沦,雷声隆隆,电如匹链,令人们有一种恐怖和不祥之

初更时的凤凰台,突然出现了数不清的黑影,如幽灵般显现于电光之下!他们由四面八方冲上了山顶,紧接着就是喊声大作,剑影刀光,与电争耀!

附近的居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胆小的以为是未降临,他们吓得胆战心惊!可是也有不少大胆的,他们竟敢偷偷地出门,冒着强风暴雨,奔到门山下去看,然而山上的杀声,死亡之声,又把他们骇惊全身发抖!谁也不敢再动了!

这种恐怖的情景,一直进行到深夜,而且愈来愈甚,最后,山下又来了一条黑影,那是一个老人,而且他背上还背一个孩子!但不知有多大,可是一到山下,老人就仰夭叹道:“这是天绝铁家矣!”他急忙把孩子藏在山下一处石里,且严声吩咐道:“士儿,你不要动,也不可出声,一批强敌毁了你的家,岂知另一批又到这里来围攻你爹了!伯伯要上山拼命了!”经过这样的狂风暴雨,很奇怪,那孩子竟还非常清醒!他面上挂的不知是雨水还是眼泪,可是他的声音却是哑哑的,只见他咬牙强忍道:“伯伯,杀我家,烧我庄的到底是什么人?同时到这里的又是些什么人?”老人叹道:“杀你家的是强盗,也许是你爹当年的仇人,可是目前这批恐怕不同,那是为了凤凰剑而来的,总之一句,士儿,这是祸不单行!”孩子见他要去,急快拉住道:“伯伯,爹来凤凰台住了一年了,难道他老人家真得了神剑?”老人摇头道:“那要见了你爹才知道,士儿,今晚,也许伯伯和你爹都不能生还,今后你要忍耐着生存下去,你家之仇,和后伯之死,那就多靠你将来一人报仇了!”孩子突又哭出声来道:“伯伯!你去罢,我会牢牢记住的。”老人也咽声道:“士儿,特别记着,在未练成高深武功之前,第一你不要就去寻仇人,第二你不要悲伤,第三你不要消极,记得嘛?伯伯去了。”孩子点点头!可是他的眼睛却出恨极的怒火!

老人上山了,未几就冲入敌群,接着喊杀之声更紧。

整整一夜,直到黎明,风息了,雨也停了,凤凰台上又如往一样,冷清清的。

出时,居民尤如水一声,人人争先恐后,齐心一志的赶赴凤凰台去查看究竟,接着竟赶来一大队官兵!

官兵把山顶封锁了,居民无一能上去,山顶到底是什么情形,那只有官兵才知道了,不过到了中午,那些上千的居民却看到官兵抬下了几条尸体!

在居民中,这时挤着一个孩子,他发现尸体中有两个血迹斑斑的老人,他一见,再也忍不住,突然痛哭一声,就想冲出去…

这举动不能不算突然,讵料竟还有意想不到的,那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者的驼背怪人,他猛地伸手,竟把孩子给抓跑了!快得连上千的居民和官兵都没有看到。

不出一月,江湖上却传出一件震撼武林的大消息,据传在武林名声最著的“铁笠翁”和“范铭传”两位武功莫测高深的老人竟死在凤凰台上,尤有甚者说家居粤中罗浮的铁山家庄付之一炬,门被敌杀尽斩绝!

在京陵城的南面,有一处葬岗,也就是离凤凰台不远,那地方都是贫穷人和远乡人死后的葬身之地,历年下来,孤坟垒垒,荒冢布,一些死后无名的,那连一块碑都没有立,可怜兮兮,秋二祭,除了好善之人于中元节请僧超度施食之外,可说连一个亲人扫墓都没有。

近来,那葬岗上,竟又多了三十几座新居,那是官府派人埋葬的,三十几座坟,那是一次埋下的,而且只有两座坟上立的石碑!上面刻着“罗浮大侠铁笠翁之墓”

“潇湘大侠范铭传之墓”可是没有立碑之人的姓名,上面仅刻承恩人某年某月敬立,显然是暗中立下的。

三十几座冢葬下不久,时已到了清明,这正是“杜鹃花开遍野,冥纸灰飞舞天”的清明时节,是故唐杜牧有清诗:“清时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树。”天故多雨,但也有风和暖的好天气,如宋程频诗:“云淡风静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天连淡淡的云都没有,真是风和暖,遍地花香,游扫墓之人,络绎不绝,不过很特别,竟在游人中有个身背长剑,手提冥纸香烛的青年人挤在其内,低头而行,他却直奔葬岗去。

青年到了葬岗,又一直奔往那遍新墓,可是他立在新墓之中,举头四望,似在察看什么,面十分紧张!

一会儿,只听他自言自语地道:“管他,来了就和他们拼!”也许他未察出什么动静,于是他就走近“铁笠翁”和“范铭传”的墓前,烧化冥纸,点起香烛,行下大礼,口中喃喃道:“二位老恩公,晚辈蒙二老活命,今生无以为报,只有每年秋二祭之斯,晚生必不愁万里,不怕敌人,冒险前来与二老叩头了…”说罢,他起身又道:“二位老恩公晚辈不知二老尚有后代否,如二老在天有灵,务祈托梦见告,晚辈决尽有生之年去找寻二老后代不落…”他刚刚说罢,正待动身离去之际,突然有人在暗中冷笑一声!

说声冷笑,立使青年人骇然一惊,反手一拔长剑大喝道:“什么人?”葬岗的西面,忽然出现了五个蒙面怪人,他们每个人的手中,竟是一长剑!其中一人接口道:“大爷是奉命看守铁笠翁墓的!你又是谁?”青年朗声道:“少爷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司马官!”那蒙面人闻言,居然退后一步,显出情意,但嘿嘿笑道:“原来是闻名南北的大剑客!”司马官冷笑道:“谁派你们来守墓的?”那蒙面人摇头道:“紫剑客,这你就多余的了,明明知道问不出,那又何必多问!”司马官大怒道:“少爷自有手段迫供…”

“供”字一落,剑如游龙!大喝一声,冲了过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