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德州知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布木布泰手中拿的便是王燃刚刚颁发下去的所谓“安民告示。”每支部队在进占一个新地方后总会搞這一出以表明自己的施政方针。当然任何一份类似的告示都是高与怀柔政策的结合,王燃這份也不例外。

怀柔方面,应该说王燃对族普通百姓相当宽厚,完全实现了自己在传单上所列的宣传内容。不仅重申了军队入城后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救济了处于饥饿线上挣扎的百姓一批粮食,同时更实行了诸如分田到户、免费提供种子、免费教授农耕知识等一系列安定民心之举。当然对這些族百姓,王燃并没有把他们都集中在德州城内内,而是在目前明军控制区内将他们稍事打散到各个村庄安置…土地方面并不用发愁,连年的战空置出了大量良田。

应当说,王燃這些怀柔举措开始时遇到了一些阻力,按照一些明军将士之意,就算不还他们一个“德州十”也应该把他们驱逐出山海关“让他们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当然,這些声音在王燃的威信作用下以及有意识地引导下很快便得以释放。這其中的关键便是大力宣传将普通百姓与清权贵区别对待。

“发动战争的只是一小部分权贵,族百姓本身也是受害者!”王燃把原本时空中极免费的一句话改头换面搬了过来。

其实王燃心里也知道這句话纯属瞎扯!

如果没有普通百姓的支持,单凭那些权贵本无力支撑什么战争!

不说百姓是兵员、后勤、士气的保障者,冲在第一线直接烧杀抢掠地绝大多数就是這些原本的普通百姓!

可话说回来,真要让王燃一口气把這几十万人都灭了却也不符合王燃设定的民族利益。

一则是因为毕竟在王燃原本的时空。汉族、族已经是亲如兄弟,王燃原本的战友中就有不少族子弟。不能不说這个“后遗症”对王燃确实有些影响。

二则纵观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史,那些搞过什么种族大屠杀、大灭亡的家伙基本上都没什么好结果,国家更不可能因此而长久。最著名的例子自然当数成吉思汗,希特勒也算其一。

更重要的是,在王燃看来。对敌人进行体毁灭只是下乘手段“以杀止杀”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上乘作法应该是“改造”敌人。让他们自觉放弃一切对自己不利的信仰、追求,从神到灵魂都彻底发生变化,這才是真正的征服!

不可否认,当初在东瀛之时。听着那些东瀛战士一路高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时,王燃心中确实颇有成就…东瀛和族在王燃心中自是有很大区别。王燃连小鬼子们都没有进行体毁灭,更何况是族?

在王燃看来,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要有博大地怀,有了博大的怀才能不断地引、同化其它的民族共同汇聚于中华民族這面大旗之下。

王燃在這方面的工作已经颇有成效。像东瀛的所谓大和民族现在基本上已是名存实亡,在王燃离开东瀛之前,很多东瀛人就已经开始以自己身为中华民族地一员而深自豪。

原本时空带给王燃的后遗症不止一个,王燃对东瀛和族还是实行了不同的政策。

对东瀛人,王燃推出了东瀛省作为管理他们的机构,在所有的文化、教育等等全都沿用了明朝的方式。這等于是从本上摧毁了所谓“大和人”存在地基础。当然,這些做法得到了东瀛女天皇一系以及绝大多数东瀛人民的强烈支持。事实上,东瀛人对王燃這些颇有深意的做法无不涕零,以至几十年后,這些已被汉化的比汉人更汉人的人偶尔听到有人喊他们“大和人”时无不然大怒,高声质问对方在骂谁。

族人,王燃则仿效原本的时空,在打下德州后的第一时间就宣布以德州城为主,含北面的吴桥、东光以及南面的平原、禹城在内,建立起了德州族自治州。虽说這“州”的行政级别与“府”相同,但這无疑可以让族人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民族利益、保留住自己的民族特点。

其实在关内建立一个族聚居区是王燃一直以来的想法,民族融合嘛,住在一起当然更有利于這一进程,這也是王燃当初答应把這些百姓“还”给豪格的最大原因。

王燃充分兑现了自己“以”的主张,除了兵权之外,行政内部管理事务均已人为主,而王燃代表政府委任的第一任德州族自治府州长便是布木布泰。

虽说让一个女子就任知府一职在這个时空多少有些“另类”可草原上本就不乏以女为首领的部落,除布木布泰之外,王燃还真没有时间细细去发掘有谁比更既能“安定民心”又对大明安危构不成什么威胁。当然,为尽快安定族人心,王燃的任命走的是先斩后奏的路子。

布木布泰本来是不愿意承担這具有强烈“”含意的官职,可人在屋檐下,事关清几十万族人的权益,本由不得布木布泰拒绝,只好完成了从“一国皇太后”至“一州州长”的转变。而布木布泰在清族人之前确实享有不错的声誉,她的“归顺”更快地将族自治府的工作带上了正轨。

应该说,对王燃提出的诸多“怀柔”之举,布木布泰没什么意见…作为被打败的一方,能获得這样的待遇还有什么可说的?

…“我想说的是…”新任德州州长的布木布泰指着手中的告示说道:“這里面有好多人已经愿意投降,你又为何要赶尽杀绝呢?”有怀柔必然就有高,王燃在尽力安抚族百姓的同时,对清贵族们则抬起了铡刀,从体与神两方面对這些人展开了打击。

对那些刚被征召入伍、占到俘虏八成以上的新兵,王燃基本上没有进行追究,甚至给出了一定的优惠条件。愿意的可以在经过考核后加入军队,其余的全部发还乡里,继续做他的普通百姓。至于其它人,王燃是一个也没有放过,抛出了一系列惩罚条例,由重到轻,不一而足。

对那些清军低级军官以及部分老兵,王燃的处置原则基本上就要送去劳动改造,什么修城、修渠、开荒、建造公共设施等等活重活一大半由他们顶了上去,至于时限则依据官职以及当兵的时间而定。官职越高,应负的责任就越大,劳改的时限自然就越长。而当兵的时间越长,参加过這屠城那惨案的次数就越多,劳改的时限自然也就越长对那些手握实权的清贵族以及高级军官,虽然被分为了甲、乙、丙、丁等不同级别的战犯,但结局却只有一个“斩首示众”!。

這批被列入死亡名单的人数不少,足有好几百人,除了豪格等逃窜在外,清军的上层人物几乎全被囊括在内,包括多尔衮、多铎等人全部在内。当然這些战犯的家人并没有被株连,只不过由于家产全部被充了公,他们想要继续生存下来,仅*政府提供的最低保障金却也只够维持贫农的生活。

“這些人要么颇孚民望、要么极具才干,如果贾大人放过他们,我相信…”布木布泰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急迫,也许這件事实在令布木布泰着急,竟使得她有些失态,不复当的镇静自若。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