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清君之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贾宝玉低估了清…”多尔衮接着说道:“贾宝玉主管全国兵事,手掌朝廷实权,明明有机会和实力连拔起清一派,乾纲独断,但他却优柔寡断,以妇人之仁放过了這个政治对手,致使出现目前這种清与黄得功相互呼应地态势…若是他早一步铲除了清,舆论早已被他左右,想定谁的罪不行?!哪还用得着如此辛苦地和清斗法?争取舆论支持…一大半的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和清打嘴仗,哪还有力对付黄得功?!”

“第三,贾宝玉高估了自己…”多尔衮摸了摸嘴上的胡须,笑道:“他以为自己打了几个胜仗就是知兵之人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就拿這次来说,黄得功部完成作战准备只用了不到十天,而贾宝玉才刚刚完成了阎应元所部的准备,庄子固所部还不知在哪儿呢…八万对十万,贾宝玉想赢?难着呢!”多尔衮说的确实有道理,黄得功不愧是老军务,虽然动员地比王燃要晚,但由于长期处于对左梦庚部的备战状态,动作相当快,不到十天的时间,其麾下十万人马均已进入了作战状态,随时可以出发。

“你這个奴才!是不是还没有听明白?”看了看想说话又咽了回去的龚鼎孽,多尔衮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你们汉人的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贾宝玉什么都没搞清,出這样的笑话又有何稀奇之处?!”

“摄政王英明,见解胜奴才万倍,奴才佩服万分!”龚鼎孽被多尔衮亲切的称呼喊得浑身一轻,赶紧弯说道。

“不过话说回来,贾宝玉发布這个召黄得功入朝述职的命令倒也有一定的作用…”多尔衮再次得意地笑道:“黄得功若是听命返朝,自然就等于是自投罗网,但若是不从,便等于是违抗了朝命军令,断他个图谋不轨之罪便是理所当然,贾宝玉在名义、民意上便占据了上风…至于能占多大的上风就得看他与清锋结果了…”

“不管谁占了上风,贾宝玉与黄得功這一仗已经是在所难免,”多尔衮总结道:“不是贾宝玉率军讨伐這个‘图谋不轨’的黄得功,就是黄得功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讨伐贾宝玉!

看目前的局势,后者的可能显然更大一些。”多尔衮不愧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对情况的估计相当准确。

在接到回朝述职之命的当天,黄得功便扣押了前去颁旨的钦差,打出“清君侧”的口号,宣布三后便将集结所有人马兵发金陵…上至已经很长时间不问朝事的弘光皇帝,中至文武大臣,下至普通百姓,再次成了一团。

這件事好像颇有些讽刺意味…半年前,左梦庚便是打着“清君侧”的口号起兵叛,沿长江东进直金陵,一路烧杀劫掠,幸被黄得功拦在铜陵,可现在黄得功却很明显要沿着左梦庚的足迹走上一遍。

“黄得功还有三天便到金陵城外?”王燃转身命令到:“通知下去,一切按计划行动!”随着黄得功发布“清君侧”的总动员令,王燃宣布金陵开始进入战争状态。

《人民报》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极其醒目的文章“有人背叛了国家、背叛了民族…”、“除了体毁灭和神摧残,我们还能给這些民族败类什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我们站出来的时候了!”

黄得功宣布三后出兵,而就是在這短短的三中,金陵城老百姓的情绪彻底被挑动了起来,到处是一片喊打喊杀之声。…“這是两回事!”金陵的朝堂上,黄宗曦怒不可遏地看着王燃:“左梦庚乃野心悖逆之徒,起兵就是想叛…黄将军则是被人冤枉,他起兵完全是被上梁山!怎可与之混为一谈?!

而将黄将军称为民族败类更是无稽之谈!”

上梁山?谁他了?

招他回朝述职本就是例行公事,本官身为兵部尚书,难道没有這个权利吗?”难得上朝的王燃一脸的无辜:“再说,谁说黄将军是民族败类了?”王燃這倒不是狡辩,《人民报》发表了這么多文章中,确实没有指明這“民族败类”的姓名,但稍微有一点文化的人谁看不出来?就像大家都了解黄得功想“清”的“君侧”是谁一样…当然王燃对此是不承认的。

“招他回朝述职不过是个引子,自从黄将军抓了你贾家的家人后,你就一直…”看着王燃仍然一副装傻卖痴的样子,黄宗曦差点忘记自己一代大儒的身份。要直接去抓王燃的衣领暴叫…也难怪人家着急,黄得功部马上就要准备发兵,不管他与王燃谁胜谁负,一场内就要开始,本就风雨飘摇的南明哪还能经得起這种折腾?

“黄大人不要如此,现在不是说這个的时候…”顾炎武赶紧上前将劝住黄宗曦。然后转向王燃说道:“贾大人,您现在打算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王燃还是一副欠扁的模样:“准备开打呗…”

“贾大人!”一直成稳重的顾炎武也不住声音大了起来。

“天哪!我大明难道真的气数已尽了吗?”黄宗曦突然眼泪纵横。仰天长叹。而见此情景,众清也纷纷顿足叹息。只有王燃继续保持一副“漫无心机”的模样。

顾炎武长一口气,尽量保持一种缓和地语调对王燃说道:“贾大人,事已至此。别的也不必再多说…就眼前的事而言,依我看来。还是能不开战便不开战…战事一起,我朝必然陷入内…”

“战则两损,和则两利…我想這个道理,贾大人身经百战。自然比我更明白…”顾炎武诚恳地说道:“如果贾大人同意,我愿立刻亲往黄将军大营,劝说他罢兵还防!”说顾炎武“诚恳”二字确实不含任何的讽刺意味,他所说地话,王燃也确信是他的真心话…顾炎武地人品本就是岗岗的,从谢启光等人的葬礼上便可以看出顾炎武的通达与国。是清一脉中难得地务实派人物。

王燃并没有看错,据王燃原本时空中的记载,顾炎武不仅是一位治学态度谨严而慎重的学者,被称为“清学开山之祖”更是一位伟大的民族志士“耿耿孤忠”至死未向清统治者低头。

据记载,顾炎武平生“足迹半天下”一面考察山川形势,同时结识豪杰,联络同志,希望能有机会恢复明室。虽然抗清活动先后失败,但顾炎武却从未放弃,并以填海卫自喻,留下“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這样的绝唱。

在這方面,顾炎武显然要比黄宗曦更有节气,清军南下不久,黄宗羲便接受了這个现实,剃发清装,虽然他终生坚持不出朝为官,屡屡拒绝了清廷的招任,但他却以此为条件,亲自将自己地两个的儿子与众多门生送上仕途。而同时黄宗羲本人的文章中也有诸多赞扬康熙皇帝以及当时大臣如叶方蔼和徐氏兄弟等人的文字,因此将黄宗羲列入“大节不亏、小节可议”显然是不过分的。

话说回到现在来,不但是顾炎武,以顾炎武为代表的诸多清在這段时间里都成了许多。应该说,清们本就具有相当强烈的国热情,在经过了几次“教训”后,他们虽然依旧喜好“清谈国事”但在务实方面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为搏自身之名而莽撞行事。像這次面对《人民报》关于“民族败类”的种种论述,《光明报》便没有针锋相对地攻击要被清的“君侧”而是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顾炎武所说“愿前往黄得功大营,劝他罢兵”之语亦是诸多清们商量后的结果。

“你们去找黄得功?”王燃看向眼前认真无比的顾炎武不觉一怔。

说实话,王燃虽然一直认为清们的本质不坏…這也正是王燃屡屡手下留情的重要原因…但他们能够如此顾全大局,在這么短的时间发生這么大的变化倒还真有些让王燃到意外。

“贾大人放心,黄将军铮铮男儿,对我大明更是赤胆忠诚,此番出兵也是有不少苦衷…只需解开其中的误会,要他罢兵并非难事…”顾炎武继续说道:“说实话,别说此番前去无甚危险,便是有危险,只要能使黄将军与大人捐弃前嫌,合力抗清。我大明便有了希望…就是刀山火海,我也愿意去!”

“只不过,我希望大人能够答应一个小要求…”顾炎武看着王燃的眼睛说道。…“黄得功说话就要出发,现在金陵城肯定已经成了一团…”北京城内,多尔衮笑着对金陵的局势进行猜测:“估计清這会儿正和贾宝玉在那儿掐呢…”

“摄政王英明…不过,清们再厉害。手中无兵,也掐不过贾宝玉…贾宝玉又手掌八万铁骑。纵然不得击败黄得功,但以守对攻,黄得功的十万兵马怕也讨不到多大的便宜…”龚鼎孽轻叹一口气说道:“此事关系到贾宝玉的仕途声望,必然不会听从清所动。示弱人前!”龚鼎孽心理学研究的不错,对顾炎武的请求。王燃果然不假思索地予以了否决。

“要求?什么要求?”王燃笑着对顾炎武说道:“顾大人,我劝你不要白费力气了…反正过不了几天,黄将军就会到…有什么话那时再讲也不迟嘛!”

“怎么不迟!”顾炎武也顾不上自身形象,提高了声音:“贾大人。您就不要在固执己见了!

事情到了這个地步,眼见我大明朝就要毁了,您还不醒悟吗?!”

“大明朝就要毁了?我怎么看不出来?”王燃一副还没有醒悟过“贾宝玉当然看不出来,他肯定以为這充其量不过是南明地一场内战而已…”北京城内的多尔衮笑着说道:“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至多一个月,金陵就将成为我大清地领地!”

“摄政王。您這话是何意?”龚鼎孽明显有些疑惑:“难道我们要改变战略方向了吗?”清军入关以来一直把李自成作为头号大敌,现在虽然李自成被追杀的快要崩溃,但还未崩溃,在此情况下想在一个月内打下金陵,除非清军放弃李自成,改为全力对付南明,故此龚鼎孽有此一问。

“错!我们不是要改变战略方向…”多尔衮得意地摆了摆手指:“李自成方面的战斗马上就要结束了…”看着龚鼎孽还是一副不了解的样了,多尔衮转身从案上拿起一份文件递给他:“這可是绝密军情,便是当今皇上和皇太后也不知道…不过龚先生嘛,本王还是信任地…”龚鼎孽面动之,颤抖着接过文件,略微一看,便不觉惊呼出声:“牛金星准备归顺我大清?”也难怪龚鼎孽吃惊,牛金星可谓是李自成身边的红到发紫之人,作为李自成地首席谋臣,追随李自成东征西讨,立下战功无数,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建朝大顺后,牛金星被封为丞相,统领百官之后地位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随着李自成的兵败,其手下亲信大将如刘宗等人死的死、废的废,还有不少象李岩這样地帅才被的另投他方,牛金星在李自成军中的地位更是如中天,军中无论大小事务,凡李自成有事不在,都是由牛金星做主。因此如果他有意投降清军,绝对可以在短时间内给李自成带来毁灭的打击。而李自成一旦被解决,清军的主力部队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南明。

“太好了”龚鼎孽动地嘴颤抖:“這将大大加快我大清一统江山的步伐。”

“还不只如此”多尔衮笑道,转身又拿起一件文件递给龚鼎孽:“你再看看這个…”看到自己如此被多尔衮重视,龚鼎孽地兴奋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动的心,颤抖的手,就差给多尔衮敬杯酒了…龚鼎孽地浏览了一下文件,再次惊呼起来:“左梦庚也有意归顺我大清?”

“哈哈哈哈”多尔衮仰天长笑:“贾宝玉没想到他搞得的這一出会有如此的效果吧?”多尔衮说得不错,王燃的心思全部都放在了清的方向,虽然他也放了不少密探在李自成、左梦庚方向,但想要刺探像牛金星、左梦庚要反水這样的绝密高层消息,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看来這次贾宝玉是真的失策了”龚鼎孽说道:“贾宝玉与黄得功的烈矛盾,显然让其它的势力对抵抗我大清彻底失去了信心!他们不得不另谋出路…”龚鼎孽分析的相当有道理,這其实也应当算是“蝴蝶效应”的一种。作为南明的重要军事支柱,王燃与黄得功之间的波涛汹涌,不仅会引起清的关注,同样会影响到其余的势力。每个人对這件事的理解都不一样,相应的也就会有不同的反应。

很显然,左梦庚与牛金星通过這件事对局势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在他们看来,王燃与黄得功的内战,不论谁胜谁负,南明都将失去可以与清军一战的机会。

应该说,這种“蝴蝶效应”类型的反应是最难预测的。即便是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战术至战略观转变的王燃,也不能给出准确的判断。

“正所谓真是有福之人不用愁,现在的局势对我大清极为有利,贾宝玉与黄得功之间两虎相争、两败俱伤的结局已定,不管谁胜谁负,都给了左梦庚拣便宜的机会…”多尔衮笑着说道:“而那时我大清也已经解决了李自成,河南多铎部、山东洪承畴部、再加上湖广的左梦庚部…三路齐下,即便是贾宝玉那东瀛十万部众全部回来,也一样是无济于事!”

“摄政王之英明实在令奴才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出一兵一卒,只是略施小计便挑得金陵大…”龚鼎孽欣喜地说道。

“哈哈哈哈”多尔衮得意地笑道:“只要贾宝玉宣布开战,一个月内,我就能扫平南京!”

“明天我就会校场点兵,正式宣布开战!”金陵城中,王燃正在安抚着快要暴走的顾炎武:“顾大人不要着急,一切都在我掌握中…”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