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清廷逊位,共和初建。逸之在南方,亲眼目历旧同志,有被人诬陷的,有被人算计的,更有被人暗杀和无故开缺的!
接着,一桩更令会愤怒的事发生了:宋教仁先生因呼吁责任内阁制,四处演说民主共和民国临时约法,竟然在沪宁车站被人刺杀!所有迹象证明,幕后指使暗杀宋先生的最大后台,原来竟是当今的大总统!国民
和几个会
组织,因此与北洋政府公然闹翻了!
在孙中山、黄兴领导下,以南方几个省份为革命的大本营,呼吁发起二次革命,组织讨袁北伐!逸之在湖北军中也接到上司秘密指令:奉命南下,投入讨袁北伐的组织和斗争阵列…
孰料,这次革命,一是因为缺少军饷,二是兵力散、组织不力、指挥失误,加之准备不足、仓促而战等诸多原因,面对军事强大、来势汹汹的北洋军,有些领导人竟也首先动摇,悄悄撤退。孙先生等逃渡
本。
一时间,讨袁军陷于三军无主、群龙无首的境地。
然然,好些官兵虽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孤军奋战,顽强杀敌。
南京天保城,五次失守,又五番被夺回…
二次革命武装举义,终因后援不及、弹尽粮绝等诸多原因,以惨败告终了…
鸿飞因身份尚未暴,奉命继续留在军中。
逸之则逃往湖北偏僻的乡下——一位被遣散回里的旧同僚家中。
这位同僚家中颇有些田地财产,从军多年,年岁大了些,家中父母儿早就盼着他解甲归田呢。故而,国民政府下令遣散湖北新军时,唯有他一人是
心
喜地准备回老家。因平时和逸之是无话不谈的朋友,逸之专门为他摆了一桌饯行酒,又派了军中的车马送他回到乡下家中。回乡后,他每次进城采买货物,都要拐到营中,和逸之聊聊乡下桑麻之类的闲话。
逸之躲在这位老兄的家中,暂且担当起了他族中子弟的山长。每里,除了教习这位老兄的子弟们文化,同时也教习些少林武功。
很长时间里,民国政府都是不惜重兵查访,四处捉拿二次革命的余。
逸之只好蜇伏于这位袍泽老兄的老家,暂时隐姓埋名起来。这里山青水秀,加上天高皇帝远,民风淳厚。逸之有惊无险地躲了一年多的子。直到这位老兄打探得官府捉拿松懈了一些、城里的局势也缓和一些时,逸之才潜回了山城老家。
他先是在芦店姑妈家住了一段子。因见老家白坪并无动静,这才回到老家看望久别的二老爹娘,同时打算接
儿团聚。
这天傍晚,如茵的娘打山城来吴家看望小姐。
从娘的脸
上,如茵一眼看出来:逸之又有消息来了!
果然,娘捎来了逸之的一封信:眼下,他已回到山城。因他一位本家的爷爷在后山的玄中庙做主事,眼下他也借住在庙里,单等如茵见信后,到庙中一见,商定团聚之事。
娘走后,如茵把自己关在屋内,整整一天都辗转不安。
天井里,一勾银簪似的新月,早早地挂在了前庭的挑檐,星星一颗又一颗地跃上了夜幕。带着醉意的晚风,把院中月季、茉莉和凤仙花的清馨不时吹进窗来。
如茵坐在镜前,细细地梳好头,换上一件暮青撒花的绉绸夹袄,照了照镜子:呀!太!这要万一撞上人,人家会怎么看自己啊?
她一把拉下,另换了一件家常暮蓝夹袄。再看看镜子里,一张脸,两颊怎么像是染了胭脂一般?怎么还是显得这般绯红娇的?天哪,若是路上碰见
人,人家一定会疑心自己心思不静!
她赶紧拿来巾沾了凉水,敷在脸上镇了又镇。再看看镜子,才略略嫌得苍白了一些。
收拾完毕,她的心咚咚地跳着。轻掩了院门,对丫头说要一个人到园子里透透风,便独自来到后园,去赴这一别又是几年的重逢之约!这几年里,她天天都在盼着这一天,却也天天都怕这一天的来临!天天祈祷佛祖保佑逸之能平安归来,可是他平安归来后,自己又如何面对?
园子里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风送来月季花人的香气。
她穿过紫藤架,过了竹林,径直来到园子后角。手脚发颤地从衣袋里取出开园子角门的钥匙——这还是宗岩从管家那里要来的一把备用钥匙。他因老从这后园子出去,到后面去上山、看水、
箭,嫌天天跟管家要太费事,便要了一把备用的。
正要开锁那时,突然,从后山吹来的一股子冷风一下子扑到了她身上。
她蓦地打了一个寒噤,心内一惊:天哪!我,我这是去做什么事的啊?!
她急忙转回身来,紧走几步,靠在一处假山上,抚着自己狂跳而灼热的心,强令自己镇定了一会儿。
天哪!这算是做什么?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一个三十多岁的寡妇,一个儿子比自己还要高的母亲,竟然要去和人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