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县令也好八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叶辰良走上前去,几个和他关系好的叶家子弟也跟着去,叶辰良一副翩翩公子的做派,让人不住又称赞起来。当然,那张脸总有些遗憾。
反观叶秋和叶俊才这种‘败类’,在一个角落坐下,就显得有那么点灰溜溜的了。
却在这时候,叶辰良那一桌有人道:“那几位是不是叶家子弟,为何不来坐?”
叶辰良一听要请他们来,脸就开始僵硬了。
当着外人的面,叶辰良很快和颜悦地笑起来,亲昵地朝叶
秋他们招手:“
秋、俊才,来见见这几位赵家的朋友。”
菜都已经上了,叶俊才啃着猪手正大快朵颐,手油腻腻的,一边囔囔:“是赵家的几个书呆子?我才不去。”
“秋……
秋……”见二人还躲在那里,叶辰良觉得面子放不下,顿时有些恼怒,他不敢招惹叶俊才,叶俊才是熊孩子啊,惹恼了会打人,已经挨过叶俊才揍,叶辰良不敢重蹈覆辙,叶
秋虽然也是个人渣败类,不过他身子瘦弱,身体还没长开,小胳膊小腿的,危险系数很低。
连饭都不能好好吃了。
叶秋烦透了叶辰良,可是他在客栈里这样叫,叶
秋只好走过去,与叶辰良同坐的人,他都很陌生,大家都看着他,其中一个道:“噢,这是哪位叶家的俊秀?”
叶辰良道:“舍弟叶秋,我大伯的儿子。”他故意把大伯二字咬得很重。
一下子,那些‘朋友’们便都挤眉眼起来了。
叶家老大啊,那不是传说中跟一个大脚妇人私奔的那一位?啧啧,这位秋少爷,想必就是那大脚妇人所生的吧?
有人虚伪道:“久仰,久仰。”
叶辰良呵呵笑道:“秋读书
刻苦的,来……
秋,背一段《子曰:学而篇》给诸位兄台听听。”
一下子,大家都放下了筷子,心里嘀咕,叶良辰说这个堂弟刻苦,既然刻苦,学问想必是好的,可怎么是让他背学而?要知道,这科举最基础的就是先将四书五经倒背如,否则考官出了什么题,你都不懂,还考个
啊。这就好像一个即将参加中考的高中生,却让他去背九九乘法表来检验学问。
叶秋看到众人一脸的疑惑,心里骂,这个堂哥是要看自己出丑!
他懒得跟叶辰良这些人虚情假意的相互‘请益’,便挠挠头道:“学而,什么学而……周夫子有教过吗?呀……那我肯定睡觉了。”
“哈哈……”众人哄笑起来,有人饭都要出来,学而篇都背不出来,也好意思来参加县考。
叶辰良便拉着脸,一副长兄如父的口吻道:“秋,你要好好用功。”
“哦。”叶秋点头,而后道:“走了啊。”
叶辰良挥挥手:“去吧,去吧,记住,要给大伯争气。”
见叶秋小身板又躲去靠着木梯的座位去了,有人笑嘻嘻地道:“这位
秋小弟,倒是……倒是……咳咳……哈哈……”
又有人忍不住笑了。
叶辰良的嘴角也微微勾起,心里十分鄙视叶秋,口里却是道:“舍弟年纪尚轻,这一次只是来
悉一下县考而已,让诸位见笑了。”
众人只好忍住笑,其中一人道:“他有辰良时刻教导提点,迟早会有出息的。”
接着话题就引到了科举方面,叶辰良是周夫子的得意子弟,平时读书刻苦,又得到了周夫子的真传,说起经义文章头头是道,众人纷纷点头,都是佩服。
而叶秋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叶俊才边吃着东西边咕噜道:“那家伙真是欠揍。”
叶秋深以为然。
和这个堂弟,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不过至少二人在对叶辰良是属于同一个战线的。
“别理他,这个家伙,最是怪气的。”
难得有一句暖人心窝子的话,叶秋心里舒服了一些,摇头道;“我宰相肚子里能撑船,不计较,不计较,啊……饿了,猪手呢,我方才特意留的猪手呢。”
叶秋看着
桌的残羹冷炙,火冒三丈,在家里吃了半月的盐菜萝卜,好不容易见到一点
腥,叶俊才,你不是东西啊。
叶俊才一脸无辜的样子,大袖子轻轻一掩,将桌啃剩的骨
不
声
的盖住。
第二清早,寅时三刻不到,十几个叶家的子弟已经聚到了楼下,店里的伙计晓得他们要去考试,所以早就打着哈哈掌了灯,叶老叔公点齐了人,巍巍颤颤地开始一个个人嘱咐:“俊才啊,记得搜身的不许对官差胡说八道,你这小子最没规矩。”
叶俊才挨过骂,忙是赔笑答应。
“辰良,蒸饼要带足,到时莫要饿了。”
叶辰良含蓄一笑,彬彬有礼道:“谢叔公提点。”
“叶文,你就知道吃吃吃吃吃,不像话。”
叶文吓得忙是把口里咀嚼的东西咽下去。
倒是走到了叶秋面前,老叔公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淡淡道:“
秋啊,听说你才刚入学,老朽也就不指望你中试了,去考一考也好,所谓……”他摇头晃脑,突然脖子一顿,半颗脑袋歪着的悬着,似乎没有想到合适的词句,便叹口气:“总之,莫学你爹,狎
像什么话,咱们叶家,是诗书传家……”
叶秋
觉脸上的肌
不由的
了一下。
县考是在县学里进行,此时,这里早已被围了个水不通,人声鼎沸。
叶老叔公是老油条,现在他数十年的经验得以发挥,带着一行叶家子弟并不急于进场,而是在附近的茶棚里闲坐,时候差不多了,人也寥寥,这才好整以暇地将保书发给大家,让大家逐一进场。
县考只是初级考试,算不得十分苛刻,不过依然还要验明正身、搜身、唱保,除此之外,为考生作保的廪生也要到场,一起向考官见礼。
考官便是本县的县令,此时在县丞、教谕、典吏的拥簇下坐在西间,面东点名。
叶秋一揖之后,县令恍惚了一下,左右四顾,对身边的人道:“此子年幼,何故本县竟好似与他
识一样,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见过……
叶秋有点傻眼,难道叶家还和县令沾亲带故?
倒是站在县令身边的教谕提醒道:“大人,此人是叶景之子,保单上写的是叶秋,其父叶景,生母刘氏。”
县令恍然大悟,笑了:“噢,难怪,原来是叶景,那个据闻……”
声音很低,听不见了。
这父母官,也八卦的。
叶秋要呕血三升,原来自己的爹居然还是名人来着。
县令与教谕嘀咕了片刻,方才对叶秋道:“少年人,功名是最紧要不过的事,莫要学汝父,好好考。”
叶秋一脸郁闷的到隔壁去领了一个木牌子,木牌子写着:“丁丑”二字。
丁丑……循着考了几十年的叶老叔公传授的经验,叶秋立即想到丁丑号的考棚在哪里了,那个位置靠着龙门,离茅厕远,年久失修的考棚是在龙门对面,丁丑号的考棚面北朝南,不怕有
光刺眼,这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