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李定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定国轻叹一声说:“天下义军是一家呀,我怎会无故杀你?”
“那你就把我放了。”李双喜虎着脸说道,“再把我的五千标兵也一并放了,然后咱们在战场上堂堂正正打一场,看是你们大西军厉害,还是我们大顺军能打。”
多说一句,李定国并没有对大顺军下杀手,而是一直都是好吃好喝招待着。
“大西军和大顺军原本也是一家,为什么非要打生打死呢?”李定国皱着眉头说道,“两家难道就不能和平相处?”
“和平相处?幼稚。”李双喜哂然,“岂不闻一山难容二虎。”
李定国说道:“就算一山难容二虎,就算最后大西军与大顺军之间必然要分个高下,可是现在也远没到义军自相残杀的时候吧?江南半壁还有云贵两广仍在明军治下,河北更是沦于建奴铁蹄之下,此时的义军难道不应该团结一致,共抗外敌?”
“这……”李双喜被说得哑口无言,因为他也觉得李定国说的对。
李定国又道:“建奴有多难,你们大顺军比我们大西军更加清楚,便是明军近年来也有死灰复燃之势,所以这个时候你们大顺军与我们大西军理应摒弃成见,携手共渡时艰,等到击败了明军以及建奴,再分高下不迟。”
李双喜依然是沉默,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李定国。
李定国又道:“李双喜,如果你觉得我说的在理,那就回去好好的劝劝闯王,不如趁现在两家还没有真正反目,罢兵回陕西吧,只要闯王肯罢兵回陕西,我也会尽力说服父皇,与大顺军签订和约,今后我们大西军绝不踏入汉中半步,大顺军也不能对四川有非份之想,然后你我两家就各凭本事,向东逐鹿中原。”
说到一顿,又说道:“当然了,如果闯王不肯罢兵,非要现在就与大西军分个生死,那只管放马过来,我李定国虽然年轻,能力也是极为有限,但是凭借平关的天险,在这里挡住你们大顺军一年半载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李双喜终于心动了:“李定国,八大王真肯罢兵言和?”
“这还有假?”李定国哼声道,“大西军与大顺军之争从一开始就是你们先挑起的,没有马科率军入川,岂会有今之局?所以,只要闯王肯罢兵回陕,我至少有七分把握说服父皇罢兵,被抓的五千大顺军也能如数放还。”
“好,我可以回去禀报父皇。”李双喜的态度终于软化。
“但是最终如何,我不敢保证,我只能答应你会尽全力游说父皇。”
“这就足够了。”李定国欣然说,“相信闯王一定能做出正确抉择。”
……
李自成这会其实已经打算退兵了。
局面是明摆着的,继续在平关跟大西军耗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只能是白白
费宝贵的粮饷,今年关中好不容易
来丰收,可是这几个月就
费了不老少。
不过想到动用了十几万大军,消耗了几十万石粮食,关键还是御驾亲征,最后却落个徒劳无功,李自成还是有些不甘心。
当下李自成问参军顾君恩道:“顾君恩,真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吗?”
“圣上,真的没有别的路了。”顾君恩苦笑说,“从汉中入蜀,除了剑阁,就只有平古道这一条道,除此再没有别的路。”
“那些药农或者樵夫或许知道一条或者多条不为人知的小路。”
“但是这些小路只有药农或者樵夫才能走得了,大军是绝对无法通过的。”
顾君恩足智多谋,可是面对蜀道天险也是束手无策,总不能挥一挥羽扇,直接让十几万大顺军长出翅膀飞过平关杀到成都。
“那就算了。”李自成无奈的说道。
“不打了,遣使者跟张献忠议和吧。”
正说话间,有太监进来禀报:“陛下,太子回来了。”
“太子?”知得李双喜居然还活着,李自成先是神情一喜,但很快脸又板下来,黑着脸说道,“他居然还有脸活着回来?朕要是他,直接就一头撞死在
平古道上。”
这话正好被帐外的李双喜听到,顿时羞得脸通红,心想着真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不过李双喜也就是心里边想想,真让他自杀是不肯自杀的,放着好好的太子不当,却为了面子自杀,傻子嘛。
九月中,大顺军和大西军罢兵言和。
张献忠甚至还特意跑到平关去跟李自成见了一面。
看着面前悉又陌生的老伙计,再想想曹
、革里眼等已经不在人世的义军首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心下就难免有些唏嘘。
“老李,你说我们两个争个什么劲?”
“是啊,天下还没鼎定,暴明还没灭亡,建奴又进了山海关,大顺军和大西军确实不应该在这个节骨眼上自相残杀。”
“老李,不如咱们兄弟打个赌?”
“打赌?好啊,老张你想赌啥?”
“咱们两个以十年为期,看十年之后谁打下的地盘大,谁就是大哥,另外一个就得以小国事奉大国的礼仪事奉于他,如何?”
“好啊,咱跟你赌,就以十年为期。”
李自成说完打马就走,但是走了没几步却又勒马回头。
李自成为人还是不错,善意提醒说:“老张,有个事情咱得提醒你,现在的崇祯跟以前的崇祯可是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明军也跟以前的明军也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你们大西军在跟明军作战时可得留点神,尤其是要留心明军的各种火器。”
“火器。”张献忠皱眉道,“可望孩儿说,明军似乎也没有多少火器。”
“总之,咱已经提醒过你。”李自成说道,“你要是相信咱,就赶紧找几个西洋传教士替你多铸些炮,你要是不相信呢,就当咱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