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敌情有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征发的人数远不止万人,因为还有9万多包衣。

建奴打仗一贯就这样,出征时每个旗丁都会带一个自己家的包衣奴才,不打仗的时候跟着伺候,帮着挖壕沟修建营垒啥的,打仗的时候可以帮着披甲,看守战马,拼命的时候还能凑下数,回师还能帮着携带战利品。

当然,随军包衣的给养得旗丁自己出。

所以多尔衮给军粮的时候就没计算包衣。

所以建奴实际人数是25万人,但这9万包衣不计入军队,多尔衮跟多铎、阿济格他们议政的时候也没把这些包衣算在内。

但实际上,这些包衣也有一定战斗力。

打大顺军肯定打不过,打南明军却绰绰有余。

当然,是另一个时空的南明军,这个时空的明军经过崇祯的改造以及整训,战斗力已经提升不少,已经比这些包衣奴才强出不少。

所以,多铎实际就只给了豪格六千兵马。

豪格的脸上已经隐隐有了怒意,但是忍住了。

同时在心下暗暗发狠,既便多铎只给他六千兵,可他还是要凭借这六千兵在河南打个大胜仗,他要用战功告诉多尔衮,论打仗,把阿济格和多铎两兄弟帮在一块,也是远远不及他豪格,他豪格才是大清国最能打的统帅!

……

很快,五天过去。

时间已经来到崇祯十七年的十一月十

从十月二十接到王家彦的急递开始战备,到今天,崇祯已经在徐州进行了整整二十天的战备工作。

现在,已经开始标定虎蹲炮的击诸元。

因为有了瞿纱微,已经用不着崇祯上手。

正好,瞿纱微也可以借此训练炮队士子。

这会儿瞿纱微就正在给炮队士子们讲解:“经过这二十天的讲解,弹道的基本观测方法我都已经教给了你们,包括弹道的计算公式,我也已经反复讲解多次,所以,再接下来就是实践运用,在实际观测中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说完一指面前摆着的一门虎蹲炮,又道:“这门虎蹲炮标准装药也就是八两时的最大程我们刚才已经测过,大约为四百步。”

“弹丸初速我们之前也计算过了。”

“现在我要求的弹着点在三百步。”

“那么炮口的仰角应该是多少度?”

说到这一顿,瞿纱微又道:“现在开始计算。”

一百个炮队士子便立刻拿起树枝,在地上开始演算起来。

片刻之后第一个士子举手报告说:“报告教官,炮口仰角有两个,一个为十九度,另外一个为五十七度。”

【注:这个读者君就不要考据了,就是个意思】

“很好。”瞿纱微鼓掌道,“对了,你叫什么?”

“报告教官,我叫夏完淳。”那个炮兵士子答道。

“噢对,我想起来了。”瞿纱笑道,“你好像才十五岁?”

“报告教官。”夏完淳按着西洋炮兵规矩回答道,“我今年十四岁。”

“才十四岁?噢我的上帝。”瞿纱微划着十字说,“你的成就将会无可限量,你很可能会成为东方有史以为最伟大的炮兵专家。”

两人说话间,其他的炮兵士子也纷纷计算出结果。

几乎所有炮兵士子都计算出了结果,不过速度就比夏完淳慢多了。

“做的很好。”瞿纱微拍了拍手又道,“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用事实来证明,你们的计算结果是不是正确?先把角调整到十九度。”

说完又用手指着夏完淳说:“你来作。”

“是,教官。”夏完淳一揖,又拿起旁边的斜角测量仪。

斜角测量仪,其实就是一个量角器的一边装了一长脚,然后顶角有一绳子,绳子的末端系了块铅锭。

夏完淳将斜角测量仪的长脚入到虎蹲炮的炮口,但因为虎蹲炮是一种敞口炮,它的炮膛并不是平行的,所以还需要将斜角测量仪进行纠偏,确保斜角测量仪的长边正好处于虎蹲炮的炮口的中心。

这时候就能通过系着铅锭的绳子读出测量仪刻度。

刻度超过了,夏完淳便在虎蹲炮的尾部垫入木块。

看到这,瞿纱微就叹口气,西方的火炮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告别这种原始的角调整方式,而是通过固定在炮架上的炮耳及铰链来调整角。

看着夏完淳在那有条不絮的炮,其他士子也是认真观摩,崇祯到十分欣,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或许现在还显现不出威力,但是等将来大明兵工厂铸造出了标准化的虎蹲炮以及红夷大炮,明军的炮兵就将来一个质的飞跃。

就是不知道,大明兵工厂多久才能造出标准化的近代火炮?

就在崇祯畅想未来时,前方铳台上忽然响起轰的一声巨响,遂即一团黑影就像闪电般的往后倒飞了出去。

先看夏完淳,小脸上全都是硝烟,整个人都懵掉。

再看虎蹲炮,铳台上哪里还有虎蹲炮的影子?早不知道飞到哪去。

“我的上帝,夏完淳,你犯了个致命的错误。”瞿微纱一拍额头说,“你居然没有用铁钎固定虎爪就发炮,这简直是太愚蠢了,这样会害死你自己和你的战友!”

夏完淳的小脸垮下来,就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好吧,他就是个孩子。

崇祯正要上前安夏完淳几句时,眼角余光忽然看到胡国柱匆匆过来。

胡国柱对王承恩低声耳语了几句,王承恩便赶紧又来崇祯跟前低声说:“万岁爷,夷丁已经探听到建奴的行踪了。”

“终于来了么?”崇祯神一振。

等了快二十天,终于等来了建奴的南征大军。

然而王承恩却摇摇头,小声说道:“万岁爷,敌情有变,建奴大军似乎并未南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