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危机感2/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庚大在南宁,某代为更新,晚了,勿怪…
很多时候,你必须要身临其境,才能受到其中的真实。
在外人看来,义武卒是一个团队,一个极为团结,所有人拧成一条绳的无敌锐士。可就在曹朋来到义
屯的第二天,就清楚的
受到,义
屯里,似乎是同样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唐大哥,魏都伯是魏屯将的族弟?”邓稷和魏延不在营内,各自处理事情。
身为节从,必须要保证粮饷辎重的及时供应。在这方面,邓稷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他在棘县常年担任吏员,对于数据之类的东西非常
。所以在他赴任的第一天,就发现了义
屯存在的巨大缺陷。比如,军士的兵器已经很久没有修理,必须要进行更换;
天到了,兵士们的衣甲也要换装。同时,破烂不堪的黑襦,很难抵挡
夜的寒意,也需要更换。
据魏延提供的说法,义
屯已经有一年没有领取过新装了!
一方面是因为魏延不懂这些,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上官的克扣和打。随着义
曲在武陵山遭遇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在很多人眼中,义
武卒的存在,似乎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
再加上魏延不太会做人,所以不可避免的,受到冷落。
义县的说法是,义
武卒不在义
县的治下,所以没有义务承担他们的辎重粮饷;而南
郡治下又说,义
武卒驻扎义
县,本就应该有义
县负责,而南
郡没有责任承担…
就是踢皮球,你踢过来,我踢过去!
虽然魏延竭力维持着义武卒,可也仅仅是勉强维持而已。
现在,这些事情由邓稷接手了,自然轻车路。他
读律法,知道该如何处理各种关系。
别看他人老实,但老实不等于傻子。
如果邓稷不清楚这些事情,就不可能在棘县站稳脚跟,更不可能得到上一任县丞的看重。
所以,一大早,邓稷便带着人前往中军大寨。
曹朋随着唐吉演完毕,便跟着他在大营中巡视。
唐吉点点头“不止是族弟,算起来魏都伯应该是魏大哥的从弟。”
“你是说…”
“恩,他是老军侯的独子。”怪不得!
魏延对魏平非常照顾,如果依照资历,魏平还没有这个资格,来出任都伯一职。义武卒原来包括唐吉在内,一共有五个什长。魏平年纪最小,从军时间最短,理论上不可能轮到他。
唐吉出任都伯,没有人会有意见。
他武艺仅在魏延之下,从军时间最长。六年来,唐吉斩杀甲士,近百人之多,以军功论,当然名正言顺。偏偏,魏平出任都伯,军中其他人也没有表示不,似乎他出任都伯,顺理成章。曹朋原来还想不清楚,可现在唐吉这一说明情况,他就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唐大哥,可我看魏都伯,对魏屯将好像冷淡啊。”这句话若换成别人,唐吉说不定会拔刀相向。
偏偏曹朋是个小孩子,十四岁的年纪,在唐吉眼中和娃娃没有多大区别。
他苦笑一声,看四周没人,点了点头。
“阿福,有些事情,你不懂的!”唐吉叹了口气“当初武陵山之战时,义曲死伤惨重。魏大哥当时是屯将,为前锋军。五溪蛮子发动袭击的时候,魏大哥在前面,无法回援中军。以至于老军侯战死武陵山,所部进二百人,全军覆没。魏平那时候没有参战,属后军。
魏大哥没有把老军侯救出,让他非常不。
其实,魏大哥当时不是不愿意救,而是…武陵山中地形复杂,我们和那帮五溪蛮子动手,本就有些吃亏。再加上事发突然,魏大哥本就来不及去救援。从重围中杀出来的时候,魏大哥的部曲同样是死伤惨重,他自己也险些丢了
命。但魏平却认为,魏大哥是故意为之。”曹朋诧异问道:“为什么?魏屯将身受重伤,魏都伯应该能理解啊。”唐吉咬着厚厚的嘴
,犹豫片刻后轻声道:“老军侯战死后,曾有人推荐魏平接掌义
武卒。可弟兄们觉着,魏平年纪太小,不足以担起义
武卒的旗号…魏大哥平时对兄弟们很好,而且武艺又高,官职也摆在那里。所以弟兄们都支持魏大哥接掌义
武卒…唉,争个什么?又有什么好争?义
武卒在武陵山之后,元气大伤,就这么几个人,连一队都凑不足。
如果不是为了这帮子老兄弟,魏大哥说不定早就飞黄腾达,用不着待在这半死不活的地方。”唐吉最后一句话,近乎于发牢。
但曹朋从这句话里,却听出了不寻常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