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殿上除了圣上,还有一个人也坐下了。

一场大朝会可能持续很久。

韩悯一向身子弱,要他站一上午,他可能受不了。不过要他坐着写一上午的字,这是他常做的事情。

手有点酸,写字的速度也放缓了,有点饿的时候,朝会结束了。

他将听到的“退朝”二字也写在纸上,这才反应过来,可以走了。

傅询站起身,他也连忙站起来,跟着傅询从后殿离开。

他暗中捶了捶坐得久、有点发酸的

傅询不动声地看了他一眼,挥手屏退辇车,问韩悯道:“走回去?”

“好。”走的不是来时的道,傅询带着他绕了条路,人远远地跟在后面,在边上的花园里转了一圈。

走在石子路小径上,傅询朝他伸出手:“给我看看。”韩悯把写字的一叠纸递给他。

这只是记的草稿,回去还要重新整理一遍。

照例皇帝是不该看起居注的,但他是皇帝。

他随手翻了翻,淡淡道:“下回让他们长话短说,写在折子上递上来。”韩悯便道:“多谢陛下体恤。”傅询又看见他的手上沾着墨迹,便帮他

分明是关心他,嘴上却说:“下回到脸上可怎么办?”反正韩悯只听出来嘲笑的意思。

韩悯闷闷道:“臣写了这么多年字,不会到脸上的。”傅询抬起手,才擦过韩悯手上墨迹的手指,在他左边脸上抹了一道。

“这不就到脸上了?”韩悯一愣,但是想起早晨来时,柳停跟他说过的话,不能跟傅询吵架,更不能打架。

于是他拿出纸笔,愤而落笔——午,君戏臣,举止不端,荒谬滑稽。

傅询看着他写下这句话,面一滞:“你这样写?”韩悯理直气壮:“臣只是如实记录。”趁着墨迹未干,傅询再用手指沾了一点,抹在韩悯脸上。

他躲闪不及,右边脸上也黑了一道。

傅询亦是振振有词:“既然你都这么写了,多抹几道,也不算我吃亏。”韩悯还要再记,却被傅询捧住脸。

随侍的人们远远跟着,忽然听见圣上呵斥韩起居郎:“别动。”他们连忙在原地停下,垂首低眉,不敢多看。

心中纷纷叹气:“韩起居郎好可怜。”而后传来一声清脆的“啪”,他们下意识抬头,看见韩起居郎把圣上的手拍到一边。

人们目瞪口呆:“韩起居郎好强。”韩悯杏眼圆睁,毫不畏惧地看向圣上:“陛下,你看你身后那个假山,是不是我们小时候打架,一起摔下去的假山?”去他大爷的不能打架。

放的狠话很不错,如果他不是现在这副模样的话,傅询可能会害怕。

傅询没忍住笑,想要帮他抹把脸,韩悯却把他的手拍到另一边。

*福宁里正摆午膳。

傅询在里间换衣裳。人端来热水与巾子,伺候韩悯洗脸。

韩悯气呼呼地坐在角落里,对着铜盆里的水看了看自己的脸。

半边的猫胡子,傅询没画完,或许是画到后边没墨了。

难怪方才他说着狠话,傅询竟然看着他笑了。

傅询换了衣裳,转头看他,走到他身边,从人手里接过巾子,递到他面前。

那时韩悯正挽着衣袖,双手掬水洗脸,使劲脸。

傅询再将巾子往前递了递,韩悯转头,一见是他,脸一下子就沉下来了。

他一把接过巾子,却道:“不敢劳动陛下。”傅询手上也沾着墨迹,就着他洗脸的水洗了手,还没来得及说话,韩悯就站起身走了。

只好再跟上去。

午膳并不铺排,就在外间的榻上摆好桌子,十二个碟子。

傅询在榻上坐下,转头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韩悯:“过来。”韩悯抱着纸笔上前,面无表情,开始如实记录:“髓笋、龙井虾仁、清炖蟹粉狮子头……”他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没有那么馋。

傅询失笑:“这个不用记。”他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位置:“过来坐。”这时韩悯的面上才有了些笑意,将纸笔收进笔橐,可是还没来得及坐下,外边就来了个老嬷嬷。

那老嬷嬷十分慈祥,身后跟着四个捧着食盒的小女。

“问陛下安,太后娘娘听说今是韩大人当值,特意让小厨房做了些韩大人小时候吃的菜。”韩悯忙行礼谢恩。

老嬷嬷朝其中一个小女一招手,让她近前来。

打开食盒,老嬷嬷笑着道:“这是猪蹄汤煲,陛下与韩大人小时候常吃的。”其实也不常吃,就是他二人摔断手脚的时候一起吃一吃。

“太后娘娘盼着陛下与韩大人,莫要再像小时候那样打架,君臣相谐才是正道。”老嬷嬷别有深意地望了一眼傅询,傅询便下了地,与韩悯站在一处。

谨听太后教诲。

榻上的桌子摆不下十六个碗碟,换到了外间的大桌上。

她亲手将猪蹄汤放在桌上:“这都是太后娘娘一片心意。”而傅询与韩悯二人,还像小时候一般,同时点头,连声应是。

一行人风风火火地来,又浩浩地走。

傅询用饭,不大喜一群人在边上围着,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