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西瓜看书】
僖公元年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称子何?臣子一例也。
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救邢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邢已亡矣。亡之?盖狄灭之。曷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
之。曷为先言次而后言救?君也。君则其称师何?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
夏六月,邢迁于陈仪。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
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此一事也,曷为复言齐师、宋师、曹师?不复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夷者何?齐地也。齐地则其言齐人以归何?夫人薨于夷,则齐人以归。夫人薨于夷,则齐人曷为以归?桓公召而缢杀之。
楚人伐郑。
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娄人于?。
九月,公败邾娄师于缨。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犁,获莒?。莒?者何?莒大夫也。莒无大夫,此何以书?大季子之获也。何大乎季子之获?季子治内难以正,御外难以正。其御外难以正奈何?公子庆父弑闵公,走而之莒,莒人逐之,将由乎齐,齐人不纳,却反舍于汶水之上,使公子奚斯入请。季子曰:“公子不可以入,入则杀矣。”奚斯不忍反命于庆父,自南?北面而哭。庆父闻之曰:“嘻!此奚斯之声也,诺已。”曰:“吾不得入矣。”于是抗?经而死。莒人闻之曰:“吾已得子之贼矣,以求赂乎鲁。”鲁人不与,为是兴师而伐鲁,季子待之以偏战。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弑公也,然则曷为不于弑焉贬?贬必于重者,莫重乎其以丧至也。
------僖公二年王正月,城楚丘。孰城?城卫也。曷为不言城卫?灭也。孰灭之?盖狄灭之。曷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
之也。然则孰城之?桓公城之。曷为不言桓公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哀姜者何?庄公之夫人也。
虞师,晋师灭夏。虞微国也,曷为序乎大国之上?使虞首恶也。曷为使虞首恶?虞受赂,假灭国者道。以取亡焉。其受赂奈何?献公朝诸大夫而问焉,曰:“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其意也何?”诸大夫有进对者曰:“寝不安与?其诸侍御有不在侧者与?”献公不应。荀息进曰:“虞、郭见与?”献公揖而进之,遂与之入而谋曰:“吾
攻郭,则虞救之,攻虞则郭救之,如之何?愿与子虑之。”荀息对曰:“君若用臣之谋,则今
取郭,而明
取虞尔,君何忧焉?”献公曰:“然则奈何?”荀息曰:“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白璧往,必可得也。则宝出之内藏,藏之外府,马出之内厩,系之外厩尔,君何丧焉?”献公曰:“诺。虽然
之奇存焉,如之何?”荀息曰:“
之奇知则知矣。虽然虞公贪而好宝,见宝必不?其言,请终以往。”于是终以往,虞公见宝许诺。
之奇果谏:“记曰:‘
亡则齿寒。’虞、郭之相救,非相为赐,则晋今
取郭,而明
虞?而亡尔,君请勿许也。”虞公不?其言,终假之道以取郭,还四年,反取虞。虞公抱宝牵马而至。荀息见曰:“臣之谋何如?”献公曰:“子之谋则已行矣,宝则吾宝也,虽然吾马之齿亦已长矣。”盖戏之也。夏
者何?郭之邑也。曷为不系于郭?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泽。江人、黄人者何?远国之辞也。远国至矣,则中国曷为独言齐、宋?至尔大国言齐、宋,远国言江、黄,则以其余为莫敢不至也。
冬十月,不雨。何以书?记异也。
楚人侵郑。
------僖公三年王正月,不雨。
夏四月,不雨。何以书?记异也。
徐人取舒。其言取之何?易也。
六月,雨。其言六月雨何?上雨而不甚也。
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谷。此大会也,曷为末言尔?桓公曰:“无障谷,无贮粟,无易树子,无以妾为
。”冬,公子友如齐莅盟。莅盟者何?往盟乎彼也。其言来盟者何?来盟于我也。
楚人伐郑。
------僖公四年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溃者何?下叛上也。国曰溃,邑曰叛。遂伐楚,次于陉。其言次于陉何?有俟也。孰俟?俟屈完也。
夏,许男新臣卒。
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尊屈完也。曷为尊屈完?以当桓公也。其言盟于师、盟于召陵何?师在召陵也。师在召陵,则曷为再言盟?喜服楚也。何言乎喜服楚?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忄占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其言来何?与桓为主也。前此者有事矣,后此者有事矣,则曷为独于此焉?与桓公为主序绩也。
齐人执陈袁涛涂。涛涂之罪何?辟军之道也。其辟军之道奈何?涛涂谓桓公曰:“君既服南夷矣,何不还师滨海而东,服东夷且归。”桓公曰:“诺。”于是还师滨海而东,大陷于沛泽之中。顾而执涛涂。执者曷为或称侯?或称人?称侯而执者,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此执有罪,何以不得为伯讨?古者周公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桓公假涂于陈而伐楚,则陈人不其反由己者,师不正故也。不修其师而执涛涂,古人之讨,则不然也。
秋,及江人、黄人伐陈。
八月,公至自伐楚。楚已服矣,何以致伐?楚叛盟也。
葬许缪公。
冬十有二月,公孙慈帅师会齐人、宋人、卫人、郑人、许人、曹人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