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子孙以祭祀不辍②。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③;修之于邦④,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⑤,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掉,如果子孙能够遵循、守持这个道理,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身,他的德
就会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家,他的德
就会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乡,他的德
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邦,他的德
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天下,他的德
就会无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别身;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2、子孙以祭祀不辍:辍,停止、断绝、终止。此句意为:祖祖孙孙都能够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后代的香火就不会终止。
3、长:尊崇。
4、邦:一本作“国”5、故以身观察,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自身察看观照别人;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
其兑,闭其门”那么在本章里,老子讲了修身的原则、方法和作用。他说,修身的原则是立身处世的
基,只有巩固修身之要基,才可以立身、为家、为乡、为天下,这就是“道”老子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认识方式和途径。
基是修身。稍后一些的庄子也说“道之真,以治身,其余绪,以为国”所谓为家为国,应该是充实自我、修持自我以后的自然发展;而儒家则是有目的
地去执行,即一为自然的,一为自持的,这则是儒、道之间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