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连环计虐渣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厮娘子见丁家太太来,笑脸上来,挽了手道“还想着你再不过来,我就派人去催一催你。”丁家太太挑眉“怎么?还怕我不来捧你的生意不成?”能这样开玩笑,可见两人关系确实不错。

两人相视而笑,丁家太太指了罗氏与那小厮娘子道“这是我们洋槐胡同的夏家太太。”又指着小厮娘子与罗氏道“这就是我与夏太太说起的姐妹,夫家姓郭。”小厮娘子忙松了丁家太太与罗氏打招呼“夏太太。”罗氏笑着回礼“郭太太。”丁家太太又介绍十一娘,小厮娘子看到十一娘眼中就一亮,笑着去拉了十一娘的手,说着如丁家太太见十一娘时一样的好听话,把十一娘夸成了天上的仙女。

哪个母亲不喜别人夸自己的孩子?

见小厮娘子夸的真诚,罗氏脸上的笑意更浓,不过片刻,三人已亲热的手挽了手进去店内看布。

十一娘跟着在店内转了一圈,与罗氏商量了几匹给二娘、三娘做嫁妆的布料,又给家里添了些料子,便以去周围转一转的借口出了布料店。

研夏等在胡同口外一个茶寮,见十一娘出来,忙起了身“姑娘,奴婢打听了,李家打铁的铺子离这不过几个胡同口,出了这路往前第五个胡同口往里就是。”十一娘点头,与研夏一路去了李家打铁铺子。

不想,夏承祥并不在铺子里。

李家姑娘一身布钗裙,长相清秀,耳中空并无时下女子常见的耳坠饰品,身子稍显单薄,眉目间却很有主张。

听十一娘自报了家门,李家姑娘笑着道“五郎说有事要回家一趟,此刻并不在铺子里,不如,等他回来我告知他一声,让他寻姑娘去?”十一娘蹙眉,这么巧?想了想,还是道“本是有些话想当着五叔的面劝一劝姑娘,五叔不在…也好。姑娘,可能借一步说话?”李家姑娘明显一怔,微蹙了眉头“我?姑娘有什么话与我说?”十一娘左右打量了一番,指了指离李家铺子十几步开外的一处空旷地“借一步说话。”李家姑娘眉目间就有了几分审视,上下看了十一娘,点头“成。”两人走离李家铺子,不等十一娘开口,李家姑娘已笑着道“姑娘是为你五叔的事来的?”十一娘也笑“李家姐…姑娘是个通透人,十一娘有话就直说了。”十一娘本想唤一声姐姐,可想到她万一嫁给了夏承祥就是她的小婶子了,不由微哂着改了口。

李家姑娘抿轻笑,又突然想起什么,敛了笑容,叹一口气“我知道姑娘想说什么,这事是我们有缘无份罢了,强求不得。”

“什么是缘什么又是份?”十一娘反问。

李家姑娘一怔,反而不知道怎么回答十一娘的问题。

十一娘笑“姑娘与我五叔有十年的师门情谊,这是份;大安这么多人,偏是我五叔与姑娘相遇,这是缘。可再好的缘份也需要争取,不争取不如没有这份缘!”李家姑娘看着十一娘苦笑。

十一娘也没想她会回答,继续道“姑娘为何拒绝先嫁入夏家的提议我不问,我只问姑娘一句,你能保证你随便找的男人得了你们李家的铺子不会出尔反尔?能保证他将来会比我五叔对你还要好?”李家姑娘抿紧瓣,嘴抖了抖,别开眼。

十一娘在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我五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姑娘想来比我更清楚。我爷虽脾气不好,五叔却是个有主张的人,定不会让姑娘受了委屈。姑娘若为了香火随便找个人嫁了,若那人事后不认账姑娘又能如何?我五叔既许了过继一个儿子给李家延续香火定不会反复,姑娘该知道…”李家姑娘红着眼点头,脸上挂着一抹苦笑“姑娘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万一到时候五郎的家人不愿意呢?五郎夹在中间怎么为人?我与我爹又如何自处…”

“姑娘是不相信我五叔了。”李家姑娘愣住,忙摇头“我没有,我…”

“除非你们不成亲,若成亲定会闹上一场。我五叔为了你们的亲事费尽心思,姑娘你做了什么?你在后退!”

“我…”李家姑娘我了半天,却说不出任何辩驳的话。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姑娘好好想一想吧。”该说的十一娘都说了,想不想通就是个人的事了,十一娘告辞转身离去。

两人走出胡同,李家姑娘还在张望,李家老爷子从屋里出来,顺着女儿的视线往前看了看“怎么了?刚听到你与人说话,可是来…”李家姑娘忙收了视线,垂首朝李家老爷子摇了摇头“一个问路的。”话落,疾步朝屋内走去,双眸泛红,眼角有水波晃动。

李家老爷子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这位李家姑娘看着倒是个不错的,与五爷又有情在…”研夏在十一娘身边轻声说着。

十一娘忍不住叹口气,入赘这种事在现代也会被人瞧不上,夏家老爷子与乔老太太的封建思想深蒂固,怎么可能会愿意?!

她本想来见见夏承祥,听听他的意思,谁知…

十一娘几乎能猜出来他此刻回九里亭的用意,可不用想也知道结果定是无功而返,说不定还会被乔老太太套上大不孝的罪名。

希望这李家姑娘能明白夏承祥的一片真心,莫作践了自己也伤了夏承祥。

回到店里,罗氏与丁家太太正笑着在说裁衣的事,见到十一娘回来,先后起了身,郭太太挽留,被丁家太太笑言“你今太忙,我们改再寻你玩儿。”郭太太只笑着赔罪说改一定好好宴请两位姐姐,亲送了两人出了胡同,才折返。

到家时,已过了午时,罗氏与丁太太说了几句话,就各自回了家。

一家人吃了饭,罗氏张罗着把那些布料搬下车,与二娘、三娘说哪些布料做什么季节的衣裳合适,哪些适合绣什么花更显致,倒是头头有道。

两人听的很是认真。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