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9起初叶家福没太留心那具女尸,他看到了相关专报件,里边有几条案情信息,女尸不太起眼,列在倒数第二条,报称山重水库发现浮尸一具,死者为年轻女,由两名到水库钓鱼的游客意外发现,时女尸被杂草绕,浮于水库岸边水中。接游客报案后,当地派出所干警赶赴现场,水库管理部门安排渔工下水打捞,女尸已捞出并经法医检查。目前案件按规定程序办理。

凡本市境内非正常死亡者,按规定都会在被发现后不久报送到叶家福这里。类似女尸有可能涉及一起恶刑事案件,也可能只是一个痴呆人员的意外溺水,跟报送这里的其他案情信息相比,类似事件不算醒目。

那天是星期六,叶家福决定利用假回一趟老家。老家在北部深山里,离市区近百公里,叶家福平时难得一归。除了路远,也因为那里已经没有他的直系亲人。叶家福的父母均已亡故,他有两个妹妹都嫁到外村,不在老家,家里的旧房子还在,无人居住的旧屋坏得快,虽曾几度修缮,还是破旧不堪。明知破房子已经毫无用处,叶家福却总没下决心把它处理掉,因为毕竟是父母的遗存,自己的老窝。前些时候老岳父捎话,说旧屋厅堂漏雨比较厉害,让叶家福有空回去一趟。叶家福知道老人找他恐怕不止因为老屋,一定另外有事。他已经有大半年没回去了,便决定空回一趟家。

上午出发前,他让司机先送他到办公室去,因为昨天下午他在外边开会,没进单位,所以今早去看看有无急办的事项和材料,这是习惯。他在办公室浏览了几份新送达的文件,包括那份发现溺水女尸的专报件。值班员向他报告,昨晚以来本市各地未报有大事发生。叶家福点头,特地问了道林区:“前埔有什么动静?”值班员报称目前平稳,没有新的情况。几天前闹事的几个主要人物都跑了,目前没有消息。

“叶副一再代,”值班员说“我们不敢松懈,一直很注意。”叶家福说好。

他决定动身。让值班员有事打手机报告。

叶家福的老家叫坑垅村,从市区到那边距离不算太远,费时却多,因为路况很差。市区到县城是省道,通行方便,从县城到乡集路面不宽,盘山而上,却已经铺上柏油路面,走起来也还容易。从乡里再往村里走只有山间土路,长十五公里,前山段七公里情况相对好点,过了途中一个村庄,通往坑垅村的后山段八公里山路非常难走,道路陡峭,处处险峻,路面狭窄,只有一个车道,通行的主要通工具是牛车,天气好的时候勉强可容机动车行驶,偶有对面来车,需要借助山崖边开凿的避行宽道才能会。那天叶家福一早出发,中午一点才到,原因是在后山段土路受阻,有一处路面涵毁坏,坑坎起落,小车底盘低过不去,叶家福和司机两人靠车中专备小铲挖路边土石填坑,好不容易把车子了过去。

进了岳父家,老人对叶家福说:“就是商量这条路。”准确表述,老人应为叶家福的“前岳父”或“原岳父”不这么说不清楚,有如眼下地方上搞大活动,请一些已经退下来的老领导于主席台就座,主持人介绍时,要称“前市长”或“原市长”以示与现职官员的区别。老人是叶家福首任子的父亲,两家人是邻居、远亲,老人曾长时间担任本村村长,当年慧眼独具看中了叶家福,资助他上中学上大学,对叶家福的家人多方关照。叶家福大学毕业后在乡里当干部,娶了村长的女儿,成了人家的女婿,却不料隔年叶死于车祸,老人才不幸成了“前岳父”目前,老家山村帮助照料叶家老屋,与叶家福最有关系的就是这位老人。老人已上七十,在乡间也算高寿,他干了近四十年村主任,俗称村长,两年前卸任,现任村长是他的亲侄儿,叶家福前的堂弟,管叶家福叫姐夫。

岳父告诉叶家福,发现老屋漏雨后,他已经请人上房补瓦“抓漏”眼下没什么问题。捎话让叶家福回家一趟,是想与叶家福商量修路。今天叶家福回家,亲身走走,清楚路况如何,这条路不修实在不行了。坑垅村是穷地方,修路很难,现有这条土路是他当村长任上,争取上边支持修成的,都二十几年了,已经破败得跟快倒的老屋一样,早得重修。他老了,没力气了,只能指望年轻人。侄儿刚当村长,需要为村里做点大事才能服众,村民最强烈的愿望就是修这条路。修路要花大钱,要有上边支持,这就得靠叶家福。坑垅村子弟不会读书,出去做官的人很少,目前叶家福是当得最大的一个。老辈人回忆说,本村有史以来出过的大官,除了民国初年一个“司令”再就是叶家福。那“司令”其实就是个土匪,官是自封的,末了还让人家剿灭,本不能与叶家福相比。所以全村五六百号村民,老老小小都在指望他。

叶家福表态说:“这条路确实该修。”他答应帮助想办法,却无法一口应允,因为知道其难。事实上,岳父跟他提起这件事已经不止一次,以往他也曾多方努力过,却一直未能成事。他这样的部门官员让乡亲们听起来不小,实际上跟当年本村出过的那个“司令”有点像,头衔大却不掌握资源,加上他轻易不愿求人的情,办点事格外不容易。他知道村民对他怀期待,也有人骂他没用,当官不为乡人办事,因此成了他的一个心病。

岳父知道叶家福有难处,以往并不多说,怕叶家福为难。这一次请叶家福回家谈这件事,是确实没有其他办法。明年夏天村里热闹,路一定要在热闹之前修起来,不然代不了。所以只能找叶家福想办法。

“村里热闹什么?”叶家福问。

岳父说是大善公周年。

叶家福不问了。

当天下午叶家福去看自家老屋,之后到几户比较近的亲戚家走走。岳父让自己的侄儿也就是现任村长陪叶家福,自己另有事情。

“庙里修围墙,我得在那里看着。”他说“你不方便就不必过去。”叶家福的岳父当了四十年村长,卸任后给自己找了件事做,居然是当庙公。本村有一座小庙,非佛非道,供奉的是大善公。大善公是此间历史人物,生前多行善举,死后为民间尊崇,成为当地民间信仰,本地村社间存有若干供奉他的庙宇,坑垅村这座是其中之一。叶家福的岳父讲修路时提起明年夏天本村“热闹”为的是大善公周年,什么意思呢?明年农历六月初十是这位古人逝世纪念,相传恰值六百五十周年,逢五逢十为大年,六百五十周年不比平常,建有其庙的村社都要隆重祭祀,村人管这叫做“热闹”有如节庆。为了给这位古人做“周年”村里修膳庙宇,修补破损的围墙,作为现任庙公,叶家福的岳父要去监督泥水师傅干活,他很负责任。类似公益活动于叶家福不太方便,因为身份有别,即不好参与,也不好说三道四。本届庙公为前任村长,兼为叶家福的前岳父,他很体谅。

陪同前姐夫叶家福看老屋,探亲戚的现任村长说,他大伯当庙公就像早先当村长,很认真很负责。老人说自己老了,办不了什么事,就修庙积德吧。

“哪来的钱?”叶家福问。

他说七凑八凑。

叶家福悄悄掏钱,把身上带的全部留下来,嘱咐走后再转老人。不能说是捐助修庙,只能说帮助村里‮基搞‬本建设。他还留了句话,说修路的事他会尽量想办法。晚饭后叶家福匆匆离开,连夜返回。后山段山路白天尚且难行,晚间下山更不好走,叶家福却不敢过夜久留,因为坑垅村这里不通手机,万一市里有事,哪里找一个叶家福?他心里总有些事放心不下。

当晚,艰难驶过后山路段,看到手机显示有信号,他给单位值班室挂了电话。按照他的要求,目前政法委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无论节假。值班员向他报告,今天本市发生数起车祸,累计二死五伤。除此之外没有大事。

“前埔镇没有动静?”

“特地问了道林区,目前很平稳。”叶家福直接给蔡波挂了个电话。电话那边声响很杂。

“蔡区长干什么?”他问“鸟都进窝了,你还在喝?”这时是晚间九点半,晚饭嫌晚,宵夜尚早。

蔡波打了一个嗝,是故意打给叶家福听的。他说现在是人进窝了,鸟还在快乐。叶家福是不是准备前来共同举杯,与鸟同乐?

叶家福追问:“与哪些母鸟同乐?”蔡波说:“你怎么光想着那个?”蔡波电话里的声响小了。一会儿,他说他走出房间了,跟叶副书记聊聊。叶家福没再兜圈子,直截了当,问前埔真是那么平稳吗?蔡波立马回答,说平稳个,不是蔡区长运筹帷幄,及时处置,这会恐怕化气瓶都抬到市政府门口去了。

“你在酒桌上帷幄?”蔡波说没那么好,此刻只是以茶代酒。今天他在前埔这里了一整天,任务是卸除引信。那一天闹事不是死了个老人吗?哪怕把人家摔成植物人,只要有气,终归还好,死了人就不一样,属恶事件,处理不妥,肯定是滋事的导火索,爆炸的引信。先得把这件事处理清楚,折迁才好继续。这几天他想尽办法安抚死者亲属,明着来暗里做,有关事项一一解决,到现在基本摆平。眼下他在前埔大社村部里,从下午到晚间,与死者直系亲属,亲族长辈直接洽谈。晚上村里用大锅熬一锅鸭粥,大家共进晚餐,一人一大饭盆。

“这叫做吃剩饭,帮女干部擦股,蔡区长很荣幸。”他说“办完这件事,我琢磨是不是也该到医院住院去。”叶家福问蔡波住院做什么?蔡波说拟做变手术,从此也当母鸟。

他在影丁秀明,显然耿耿于怀。叶家福让他不要腹牢,剩饭该吃就吃,事情该干得干,人各有命。他叶家福走一趟老家,过夜都不行,一路颠簸往回赶,为什么?自知不敢贻误。道林区有丁书记蔡区长,他叶家福隔了好几层,不必这么心是不是?他还是一遍一遍地问,因为赵市长很关注,蔡区长有情,彼此都知道利害。

蔡波笑,口气顿时亲切起来。他说谢老叶,放心,这种牢只咱们俩私密,保证不供市长生气,决不影响大局。

大家正在读